个人劳务费发票税率表?劳务费税率?

个人劳务费发票税率表?劳务费税率?

内容导航:

Q1:劳务费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是开多少个税点

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 税率为20% 。

例如: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 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

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

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扩展资料

劳务所得每次收入在1000元(含1000)的个税税率2%

劳务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

劳务所得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扣除20%的费用

劳务所得缴纳的营业税等税费可以先在收入中扣除。

例:企业用临时工一名,每月工资1000元。应缴多少税?

营业税:1000*5%=50元

城建税:50*7%=3.5元

教育附加费:50*3%=1.5元

地方教育费附加:50*2%=1元

个人所得税1000*3%=30元

合计应缴税:50+3.5+1.5+1+30=86元

应注意的是:每月按时到税务开具劳务发票,不要因偷懒而几个月一起开,这样可能因适用税率不同会多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

另外开具劳务发票时应携带以下资料:

1.劳务发票开具申请单

2.税务登记证副本及经办人身份证

3.临时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4.支付工资清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劳务费

小规模纳税人3%,一般纳税人6%。

一般纳税人劳务费适用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

一般纳税人劳务费适用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

人力资源公司开具的劳务费一般是差额征税***。(税率5%)

劳务费开增值税普通发 票的税率,一般纳税人是6%,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3%。

Q2:2019年 劳务报酬 增值税是减征1.3%吗

2019年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也按全年累计收入计算,和工资类似,劳务报酬收入马上也能进行6项专属扣除了。

不包括以现金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啊

Q3:劳务费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15000*0.8=12000,即这钱就是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你这12000要交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2000*0.2=2400块

即你要交2400块的个人所得税。

至于1个人还是多个人,我帮你算了下,只要是大于等于4个人,那么就可以少交税了,人越多交税越少,从理论上来说,得找上96个人才能完全免税。

如果你跟该企业如果签订的不是承包合同,而是短期的劳动合同,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你是该企业的员工,那么,适用的即为工资,薪金所得,在2000块以下,是可以免税的,但是,不知道你那里对劳动合同这块监管是否严格,如果不严格的话,那你再找上7个人,签个劳动合同就可以免税了

另外,楼上的好像有些不对。。。。800块是适用个人所得税中劳务报酬这一块,而你引用的税率又是适用工资薪金所得的,有误导别人之嫌哦。

Q4:以个人名义开劳务增值税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增值税都是17%吧

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开现代服务业劳务费,增值税发票税率是6%;但是生产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的增值税税率是17%

Q5:新的劳务税率是多少

一直是20%。

劳务所得税自1980年实施800元的起征点以来,从未进行调整。2017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提高劳务所得税起征点呼声再起。近日媒体报道,民进中央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关于提高劳务所得税起征点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这一政策已与制定该税种的初衷背离,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不适应,与我国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严重不符,已成为抑制劳动者包括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重要障碍之一。

扩展资料

劳务所得税主要征收群体为两大人群,一类是企事业单位临时佣工和实习生,这类人群属于低收入阶层。

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人员兼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服务等科研创新活动时的劳动所得。

当年制定800元起征点时征收对象并不是普通工薪阶层,从目前情况看,劳务所得超过800元已经非常普遍,导致该税种征收群体扩大。

过低的劳务所得税起征点有违于税收的公平性,显然既不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也不利于鼓励创新创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劳务税标准为何“一睡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