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器?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怎么样的?
内容导航:
Q1:2019年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按什么方式计算?
从今年起,劳务报酬的个税怎么计算呢?看了很多资料,到底是用哪个方法计算呢?
①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②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比如给一个专家30000元报酬,怎么计算?若每次按10000元给,给3次,要交的税有区别吗?
常见纳税群体:以个人身份从事设计、安装、制图、医疗、会计、法律、咨询、讲学、投稿、翻译、书、演员等劳务关系工作者
劳务报酬根据每次收入缴纳税收,每次收入不超过800元可免税,每次收入超过800元,可扣除20%成本后按照20%-40%税率纳税
劳务报酬收入可以享受哪些政策?——入驻八戒园区,享受优惠政策,综合税率0.5%-3.2%,咨询八戒财税专家为您免费定制方案?
2019年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也按全年累计收入计算,和工资类似,劳务报酬收入马上也能进行6项专属扣除了。
劳务报酬按3级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所得额不超过20 000,20%税率
应纳所得额超过20 000至50 000,%30税率,扣除数2000
应纳所得额超过50 000,%40税率,扣除数7000
2019年劳务报酬预缴按如下规则计算,如果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则减按8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不超过,则减除800元后微应纳税所得额,用三个等级税率表预缴,具体查相应的税法,然后次年六月底前合并但综合所得里进行汇算清缴。
Q2: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怎么样的?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起征点,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3500-当月工资),若高于3500,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其次,将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最后,采用计算公式: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中税后收入不包含月薪)
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起征点,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3500-当月工资),若高于3500,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其次,将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最后,采用计算公式: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中税后收入不包含月薪)
奖金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物质奖励。如果员工的绩效优良,工作成绩突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就应该给予奖励,一来是对员工努力上的承认,二来激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实现更佳的工作表现。年终奖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发放形式,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红包”外,有的是股票分红,有的是“双薪”,有的是提成,有的是奖金。
但是企业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考虑的并不简单,有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奖励员工们在一年当中所付出的劳动,但也有一些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Q3:退休人员退休后返聘,按劳务报酬发放。在年度个税申报的时候,退休工资算在综合个人年度收入里吗?
生活中,很多退休人员会继续工作,尤其是那些急缺的技术性工种,企业愿意通过返聘的形式让他们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对于绝大多数返聘人员而言,他们获得的“薪资”是劳务报酬,而非“工资薪金”,这一点区别于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在岗职工。
为什么是“劳务报酬”而不是“工资”?原因很简单,退休人员退休后,企业不能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再给其缴纳社保,想要把他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只能与其签订“劳务合同”,按照劳务报酬支付费用。
另外,按照《社保法》相关规定,退休后的第二个月发放养老金(退休工资),因此对于返聘人员而言,他们每个月的收入至少包括两项,一是养老金,二是返聘所获得的劳务报酬。
又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则免征个税。那么对于有两份收入的返聘人员而言,他们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养老金(退休工资)需要缴纳个税吗?如果养老金加劳务报酬的总金额超过6万元/年,需要纳税吗?或者劳务报酬一项收入就达到了6万元/年,应该如何纳税呢?下面我们就讲解一下这类问题:
第一,养老金(退休工资)免征个税:
退休后,无论是否被返聘,也无论养老金待遇是否超过6万元/年,是不需要缴纳个税的,这是《个人所得税法》的要求:
“个税法”第四条中规定了十项免税收入,其中一条就是“养老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返聘人员完全不用担心在养老金和劳务报酬双重收入达到6万元时会触发纳税条件,养老金属于免征个税的收入范畴,即便每月养老金一两万元也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是,劳务报酬是需要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且税率和计算方法与“工资薪金”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第二,劳务报酬缴纳个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
按照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应当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比如返聘人员一个月的劳务报酬是1万元,企业预扣预缴的个税即为(10000-10000*20%)*20%=1600元,实际发到手是8400元;
再比如返聘人员一个月的劳务报酬是3万元,企业预扣预缴的个税即为30000*(1-20%)*30%-2000元速算扣除数=5200元,实际发到手是24800元。
以上就是劳务报酬个税预扣预缴的算法,当然,“劳务报酬”在年度汇算的时候也能像“工资薪金”那样退税,比如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租房支出、教育支出、房贷支出等都属于可以退税的支出。
总体而言,劳务报酬比起工资薪金来说更节税。如果想要进一步节税,返聘人员可以办理个临时税务登记证,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即可以享受每月不超过10万元,季度不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写在最后:综上而言,返聘人员的养老金(退休工资)不在个税的征缴范围之内,这一点大可放心;对于以“劳务报酬”方式领取费用的返聘人员来说,收入是需要缴纳个税的,但比起“工资薪金”来说,实际上更节税。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Q4: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包括哪些行业?
首先来看,哪些属于劳务报酬?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其次,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第一步: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税款
劳务报酬预扣预缴公式:
1、收入低于4000,应纳税款=(收入-800)*20%
2、收入超过4000,应纳税款=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例说明:
案例1:
2019年我取得了一次性设计费劳务报酬2000元,那么预扣预缴的个税为(2000-800)*20%=240元
案例2:
2019年我取得了一次性设计费劳务报酬6000元,那么预扣预缴的个税为6000*(1-20%)*20%=960元
案例3:
2019年我取得了一次性设计费劳务报酬70000元,那么预扣预缴的个税为70000(1-20%)*40%-7000=15400元
第二步:纳税人(个人)做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个税税款
根据新个税法,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这四项的综合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所以在一年一次的个税汇算清缴时,需要依法并入综合所得计算实际应纳税款,多退少补。
Q5:小李年18年年终奖100万如何筹划个人所得税?在18年发放需交多少税?在19年发放需交多少税?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你的工资收入为5537元,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537—3500)×3%—0=61.11(元)。
2018年10月1日起,5000元以上纳税。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免税率亦称“税率为零”。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个特定环节上的课税对象,以零表示的税率。从理论上说,零税率与免税是不同的。免税是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种纳税人,免除其本身负担的应纳税额,而外购的货物或劳务仍然是含税的。
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如所得税往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免税金额部分以零税率表示,当然所得税并无转移税额的问题。
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规定税率为零的投资项目仅指免掉投资项目本身应纳税额,其外购各种商品和劳务,实际上都是含税的,并不退还其已纳增值税税额。真正体现零税率理论上定义的,是增值税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即纳税人出口产品不仅可以不纳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而且可以退还以前各环节增值额的已纳税款。
增值税的免税规定,只是免除纳税人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和劳务中仍然是含税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目的在于奖励出口,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完全不含税的价格参与竞争。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