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2 计算公式?到税局开个人劳务费发票,其税率是多少?
内容导航:
Q1:个人提供劳务的税后收入是35000元,请问需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1、您的月收入10000元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2、确认你的月收入10000元是否已扣除了个人应交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这“三费一金”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我这里默认已扣除(一般企业都代扣代交)。
3、确认你的月收入10000元中是否包含“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补助和按规定发放的误餐补助”,这三项也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我这里假设不含。如果包含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减除。
4、确定你当月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0-2000=8000(元)。
5、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速算税率表知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375。
6、计算你当月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 8000×20% -375=1225(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税法规定:
1、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款=(劳务报酬收入-费用扣除额)*税率。根据题中情况,扣减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相关的费用扣除额和适用税率为1005元和25%。
2、劳务报酬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交纳。
网上有个税计算器,打开自己就可以算,有交社保的会扣减:6870
Q2:我国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2000
800
2000
起征点变化以后,税率和计算方法保持不变,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没有变化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我国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2000元开始不包含2000元
纳税人每个月工资扣去免征额,包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公积金,以剩下的应税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
月应纳税税额=(月应税工资-个税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单位/元)。
假设某纳税人月应税工资为3000元,当个税免征额为1600元时,他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1600)×10%-25(速算扣除数)=115元;当个税免征额为2000元时,他每月应缴纳税款(3000-2000)×10%-25=75元,每月少缴40元。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我国劳报酬现行起征点是800元。
Q3:到税局开个人劳务费发票,其税率是多少?
应税劳务缴营业税3% ,另加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规定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不知你一次开多少收入的票据,无法计算,给你上述方法自己算吧。
3%的
个人劳务,根据金额有关,一般按你收入的80%部分,不超过两万 ,税率为20%,超过两万到五万,税率为30%减2000,超过五万税率为40%减7000
Q4:今年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没有变动,和原来一样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两千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2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Q5: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
日工资计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节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资收入÷21.75×3)、公休日加班双薪(月工资收入÷21.75×2) →日工资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两千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2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个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少金额。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交的税款。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这就是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这里的不含税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
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两个税率表是一回事,只是将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应税所得,按照数学方法,换算为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税后收入,以方便对税后收入进行征税的计算工作,仅此而已。
我国个税基本情况:2008年个人所得税构成表
项目 金额(亿元) 同比 2008年个人所得税 3722.19 16.8% 其中:工薪所得税 2240.65 28.1% 储蓄利息所得税 326.9 -37% 房屋转让所得税 27.6 26.7% 详细报道:2008年个税收入3722亿元 工薪阶层个税占总收入50% 来源:财政部网站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5000 应该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5000-2000)*15%-123=325元
附:应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元的, 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