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对接单位?如果是被劳务派遣到工作单位是否意味在这个单位只是临时工?

劳务派遣对接单位?如果是被劳务派遣到工作单位是否意味在这个单位只是临时工?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是临时工吗?能转正吗?

首先要说明现在在法律上是没有“临时工”这个定义的,全员合同制。劳务派遣也是要签订劳动合同的。但是对于实际工作的单位来说,派遣工和有编制的正式工待遇又不一样,相当于是临时性质的。

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用工模式,既用于临时工也用于大学生。

以前的劳务派遣主要用于招工人,干比较累的体力活或者服务性质的工作。有些单位的劳务派遣工由临时工转变而来,临时工可能没有签合同,而劳务派遣相对比较正规,一般会签订合同并办理相关保险等。在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里,劳务派遣员工的待遇往往和正式员工差距很大,劳务派遣工是不列入编制的,也不存在晋升等。

现在有些知名企业招聘大学生也采用这种方式,这样做可以给企业留出很大的余地,因为员工人事关系在派遣单位而不在招聘单位,即使到时候不合格要解聘也容易的多,不会造成太多麻烦,同时对招聘进来的人员也是一种激励,因为这种单位往往待遇比较好,大家为了转为该单位正式职工会更加努力工作。

还有就是,理论上临时工和正式工都是合同制的,待遇等各方面应该相同,但实际上有天壤之别,除非企业另有规定。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你。

Q2:如果是被劳务派遣到工作单位是否意味在这个单位只是临时工?

现在很多单位都是用派遣员工了,对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个人都有好处派遣的相关要求在新劳动合同法中已经做了要求没有必要太担心了,你的合同是与派遣公司签,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派遣协议,你在用工单位工作你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出,由派遣公司发放对你来说,如果有劳动纠纷,可以将用人单位和派遣单位一同诉到仲裁或法院

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用工模式,既用于临时工也用于大学生。

以前的劳务派遣主要用于招工人,干比较累的体力活或者服务性质的工作。有些单位的劳务派遣工由临时工转变而来,临时工可能没有签合同,而劳务派遣相对比较正规,一般会签订合同并办理相关保险等。在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里,劳务派遣员工的待遇往往和正式员工差距很大,劳务派遣工是不列入编制的,也不存在晋升等。

现在有些知名企业招聘大学生也采用这种方式,这样做可以给企业留出很大的余地,因为员工人事关系在派遣单位而不在招聘单位,即使到时候不合格要解聘也容易的多,不会造成太多麻烦,同时对招聘进来的人员也是一种激励,因为这种单位往往待遇比较好,大家为了转为该单位正式职工会更加努力工作。

还有就是,理论上临时工和正式工都是合同制的,待遇等各方面应该相同,但实际上有天壤之别,除非企业另有规定。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你。

Q3:劳务派遣人员在事业单位上班能享受车补吗?

车补就别想了,能够做到因公和正式在编人员一样实报实销就算不错了

车补政策目前只适用于机关单位公务员和参照事业单位管理的事业编两类人员。也就是说,事业单位除了参公机构外,其他绝大部分人员是不能享受车补待遇的,基本上采用实报实销的方式处理,即因公需要乘车可以凭票报销,而不是像公务员那样以定量补贴的方式发放。在编人员都没有车补,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和劳务派遣人员更不用说了。所以,车补是肯定没有滴,就不要做梦了。现实点的想法倒可以企望提高点工资待遇,这比幻想发车补更实际,也更有操作性。

不过随着国家对基层倾斜力度的加大,车补的惠及面这两年也在逐步扩大。目前像山东、甘肃等省市已经在落实给乡镇和街道事业编发车补。下一步,预料会有更多省市加入。乡镇和街道事业编的车补待遇应该会逐步得到解决。但也仅限于此,乡镇街道以外的其他事业人员,应该不太可能发车补,否则有悖于公车改革减支、节约成本的初衷。毕竟事业单位的盘子太大了,如果给所有事业编发车补,不仅达不到车改的目的,反而可能增加开支,另一方面乡镇和街道事业编确实有工作需要,给基层事业人员发车补情有可原,客观也体现了国家对基层的重视。

不管怎么样,劳务派遣人员不能享受车补是肯定的。问题太高调、冒进,差评。

Q4:工作单位是指签合同的公司还是实际工作单位。我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合同,实际工作在机关单位?

工作单位是指实际工作的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是用人单位,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是劳务派遣合同。

法律分析

劳动者跟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与本单位签合同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关系的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者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由劳动者和派遣公司签订,再由派遣公司派遣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劳动合同说明劳动者是单位的员工,劳务派遣合同说明劳动者是劳务公司的员工而非单位的员工。首先收入会不同,和单位直接签订合同的职工在各个方面都会得到较优惠的待遇,而和劳务派遣签订合同的职工的收入则取决于劳务派遣公司的整体效益,一般而言都是收入较低。其次劳动争议的处理不同,如果和单位签订合同,那么通常情况下,其福利和待遇及争议处理都有一定保障。而和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的话,该单位往往可以轻易的侵犯权益,而职工很难进行保障。与劳务派遣公司订立劳动合同以后,一般由劳务派遣公司把劳动者派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劳务派遣公司会给实际用工单位订立派遣协议。所以实际用工单位不会在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 如果工作过程中发生劳动争议,直接找劳务派遣公司要求担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Q5:签了劳动合同就是落实了工作单位吗

签了劳动合同就是落实了工作单位,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书面约定劳动双方义务和权利的证明。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只签了一份并且在工作单位,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单位不提供一份给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反馈到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提供,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