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实施条例(劳务派遣协议得有哪些条款)

劳务派遣实施条例(劳务派遣协议得有哪些条款)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协议得有哪些条款

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派遣的工作岗位名称和岗位性质; (二)工作地点; (三)派遣人员数量和派遣期限; (四)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 (五)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 (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项; (七)被派遣劳动者工伤、生育或者患病期间的相关待遇; (八)劳动安全卫生以及培训事项; (九)经济补偿等费用; (十)劳务派遣协议期限; (十一)劳务派遣服务费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十二)违反劳务派遣协议的责任;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纳入劳务派遣协议的其他事项。

Q2:派遣工劳动法2021最新规定是什么

劳务派遣是指由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将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派遣到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在劳务派遣中,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被派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相分离。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用工方式,对用人单位来说,有利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管理费用,减少劳动纠纷。对劳动者来说,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但是,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为了片面追求其自身利益,通过各种方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诸如自行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将员工“卖出去”再“买回来”,从而改变用工方式,逃避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义务,或者拖欠、降低被派遣人员的薪酬待遇,者不给被派遣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2)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3)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4)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5)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6)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3、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禁止差别对待。

Q3:关于劳务派遣合同中的条款

1、岗位工作调整能在合同中直接约定。2、经济处罚不能得到法律支持。3、旷工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4、这个条款不合法。5、如果工作交接是对方的缘故未能按期完成,你不必须承担以上结果吗。6、赶快找规章制度看看呀!

Q4:劳务派遣有哪些相关法律问题

(一)派遣内容   派遣合同应当载明劳务派遣工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二)合同期限   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费用问题   1、劳务派遣合同规定劳动派遣单位应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2、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动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3、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4、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四)社会保险问题   派遣单位应按照法律的规定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Q5:《劳动合同法》对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用工单位)有哪些要求?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实际使用单位即用工单位,有以下规定:(1)用工单位要与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2)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3)、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转派其他单位(4)用工单位可依法退回被派遣劳动者(5)用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劳动派遣用人单位需要具体法律规定的条件方能设立,而且,在履行劳动合同中,应当严格依照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