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转正式员工实施方案?请问劳务派遣,能有机会转业编制吗?
内容导航:
Q1:劳务工转外包工合法吗?
公司的行为是在规避新《劳动合同法》,属于违法行为。建议你先向劳动部门投诉处理。如果你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Q2:劳务派遣需要转档案吗
你好律师,我想咨询下关于临时工的一些问题,我是个临时工,就是说劳务派遣公司派遣我去工厂做临时工并承诺我说月保底工时260小时,但是派遣公司说必须要做一个才保底,还说必须是要每个月的一号到月底才算一个月!临时工在劳动法里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和条例!快过年了,我很困惑,怕劳务派遣不给保底工时!我又不懂劳动法!求求律师大人给我解答!谢谢!
Q3:在央企劳务派遣14年,公司现转劳务外包,该怎么办?
劳务转外包,该怎么办?凉拌。这是央企(还有地方国企)大面积的用工模式的转型,一个小小的劳务工能螳臂当车吗?这是企业在应对上级规范劳务派遣制整顿工作中的“变相逃避”策略,与员工无关,个人无力扭转。作为员工,还是思考一下,要么大胆跳槽,要么追求转正,要么随遇而安。
企业正在大面积“逃避”劳务派遣制整顿,有的企业都是几万几十万人,从劳务派遣转业务外包。很多人都像题主一样反复质问:我们干得好好的,怎么被转成了业务外包工了。其实,这是用工模式转型大潮,与员工个体无关,就像《三体》中的名言;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劳务派遣制转业务外包制,这是企业逃避整顿的集体对策。
当年,国企用工是受到定员定岗定编定资“四定”限制的。国企要用人,上级不给人头指标,也不给工资指标,怎么办?上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进了劳务派遣制度,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国企的用工难,也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劳务派遣模式从西方引进后,对国内劳动者不是一项“好模式”,因为普通劳动者喜欢稳定的工作,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是劳务派遣模式就是来剥夺这两个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所以,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大量应用。
刚开始,上级对劳务派遣制管理是严格的,出发点是保护劳动者的。但是,被一些企业给用坏了,到2000年后,大量企业疯狂使用劳务派遣工,造成了很大的群体问题。
主要是触犯了三个问题:
一是数量上太庞大。超过了上级规定不能超过10%的规定。
二是岗位上太混乱。劳务工只能用于三性岗位,不能用于管理和关键岗位,但是,企业早就用滥了,什么岗位也用。
三是不执行同工同酬。企业用劳务工就是为了省钱省心省力,根本做不到同工同酬,劳务工的薪酬只有正式工的三分之一左右。
2016年,上级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制,2017年1月之前要整改完毕,进行整顿。
于是各大企业都开始想对策,要么把劳务工转成正式工;要么把劳务工转成业务外包工。企业都不想把劳务工转为正式工,于是都采取了一个逃避策略,干脆转成业务外包工吧。
第二,劳务派遣制转为业务外包制,对劳动者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劳务派遣制,是用劳务(“人”);业务外包制,是用业务(不是用“人”)。劳务派遣转业务外包制,劳动者连“人”都当不成了。这是用工模式的倒退。
劳务派遣制的本质,就是企业用人,但不是用自己人,而是让你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把你派驻到企业工作。你是劳务公司的人,不是企业的人,企业支付给劳务公司劳务费,劳务公司把劳务费转发给你当工资。但企业与你还是比较密切,就是用人之间的关系。
业务外包制的本质,就是企业不用“人”。企业把整个业务外包给外包公司,其中包含了这个业务量中需要多少人工。具体用多少人,由外包公司自己定。对企业来说,干活的这群人,只是一个“业务中的一部分工作量”。
第三,作为劳动者,你应该怎么办呢?
基本没有任何办法,企业都是整建制操作的,都是批量操作的。也就是说,你们这一群人统统从劳务工转为外包工。你可以不接受,拿一点补偿金走人。你接受,那么就去与外包公司签合同吧。反正对企业来说,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我用人但不想多花钱,也不想多操心,转成业务外包,更省心了。
作为劳动者,只有三条路:
一是你实在忍受不了,你有本事,就可以跳槽。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劳务工都是一线操作人员,市场上也就是这个价位,你跳槽到哪里去呢?还不如央企这么稳妥呢?至少社保还给你们上着。如果跳槽到私企,也许待遇不如央企呢。
二是你继续留着,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呗。刚才说了,其实两者之间,也是换汤不换药,你该干什么干什么。该拿多少钱就拿多少钱。这一点央企做的还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大起大落。尽管只是一个身份变了,但你的收入和岗位,不会有什么变化。
三是你努力工作,关键是锻炼自己的技术。一方面,你的技术很过硬,有机会可以转为正式工,另一方面,你有过硬的技术,即使你跳槽到其他企业,也有谋求更好的岗位和更高的工资。这也许才是正路子吧。
Q4:第三方劳务派遣工能转正吗?
所谓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劳务派遣单位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由劳务派遣单位派驻到用工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劳动合同用工形式的补充,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中实施。你所称的劳务派遣工转正,实际上是指由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转变成劳动合同用工形式,是否能转正,取决于用工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如果有这种制度,则符合条件就有转正的可能。
有的用工单位是可以转制的,而有的用工单位就不行,这也根据合同来,如果是以完成某一工作任务为合同期限,那是肯定不能转的
Q5:请问劳务派遣,能有机会转业编制吗?
河北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的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考试。
劳务派遣一般与派遣劳工公司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劳务派遣的法律定位是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通常都是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吸收的,系合同制员工,不属于行政编制,所以也就谈不上有无机会转事业编。
对于劳务派遣人员,通过在体制内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能够有一定帮助。
一般事业单位编制人员都是通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进入的,所以即使你不是政府部门的派遣工,也可以考试进入事业编。
劳务派遣制员工相当于用人企业将部分作业内容拿出来,交给劳务公司安排工人完成,用人单位将薪酬交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负责员工的薪酬和保险。此部分员工不是用人单位的编制内职工,转到这个单位难度极大,没有深厚的背景不可能。不恰当的例子是,家里的保姆和厨子,转为家庭正式成员,虽然有机会,但是很少如愿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