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资待遇与正式工不一样怎办(劳务派遣工的工资)

劳务派遣工资待遇与正式工不一样怎办(劳务派遣工的工资)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工的工资

劳务派遣不属于正式工,如果你进去工作了,工资都不是华能发,派遣企业发的,有可能在华能转正式工 涨工资是可以一起涨,但是会受派遣企业控制,而且派遣企业也会收你工资的一定数额 派遣企业就是招你进去的人力资源公司

Q2:福州的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待遇好吗

一般劳务派遣人员工资都是劳务派遣公司发放,本人是属于劳务派遣员工,不属于所在工作单位的员工,工资待遇理论上是同工同酬,但实际上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比公司直接签订的员工工资要低不少的

同工同筹’不能让体制内的人变为体制外的人的人上人。如延期退休到65岁那么招聘也应有到65岁的试试看啊。多建停车楼,把路边的违法乱停车清理干净。交警不能只查酒驾,别的违法乱停车清理干净也要管理。

Q3:劳务派遣和人才引进的区别,以后的待遇两者会有差异吗

劳务派遣一般都是以普通员工为主,薪资待遇要以企业而定,有的企业可以是同工同酬,有的企业则分了主次。派遣工会被劳务公司提取一部分佣金的,还有劳务工原则是,需要你则来不需要则走,企业不会支付任何费用。

人才引进则大大的不同,他们是企业聘请的高级人才,往往薪水很高待遇丰厚,不是一般人才可比的

Q4:总是听说政府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是什么岗位呀?待遇怎么样?

国家出台劳务派遣制度,出发点一定是好的,伟大的祖国不会出台压榨劳动者的制度,可在实际操作中这是一项损害劳动者的制度,可能上层不知道,但作为一个政府部门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你们要为国家分忧,不要为了自己的政绩,而至国家的法律和利益而不顾,去伤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为什么说劳务派遣制度是侵害劳动者的时候。

我来说下亲身经历,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国有大型上市公司,在该公司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都是各个子单位自己去人才市场招的人,再把这些人给劳务派遣公司,公司以劳务派遣公司的名义给这些人办理用工手续,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当然这个合同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和工作的企业没有组织关系,最后每个月给按人头再给劳务派遣公司一笔费用。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事都不用劳务派遣公司做,还要每个月给劳务派遣公司一笔费用,为什么?这就是关键,因为这样,公司就可以给劳务派遣工交最低的养老保险,以我所在的企业为例,企业给正式员工交的养老保险,每个月是2000元左右,而给劳务派遣工只用交区区几百块钱,而且不用给劳务派遣工交公积金,企业年金等等,更可恨的是,公司两到三年就会更换劳务派遣公司,这样就算解除合同,你都没地方去要买断工龄的费用,因为跟你签合同的劳务派遣公司,永远就只有两三年的时间,更有甚者,公司把原有的员工解除合同,再给你签劳务派遣合同,大家说劳务派遣制是不是坑害劳动者的一项制度。

Q5:事业单位招的劳务派遣工待遇那么低,为什么还有人挤破脑袋要去?

想听真话吗?

1、好面子。体制单位的金子招牌,对很多人有莫大的吸引力,不管是不是正式工,能够置身其中,对于一些人包括他们都父母都是一种心理暗示,象征着地位,图的就是出去报上名号“我在某某单位上班”的满足感。至于是不是在编人员,只要自己不说,谁知道呢!

2、图稳定。也可以说是懒,不想奋斗,习惯安逸,体制单位的稳定性刚好符合他们的心理条件,因而对体制单位趋之若鹜,竞相报考。哪怕考不上,干临时工也在所不惜。

3、没本事。很简单,有专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早找到好工作或者赚大钱去了,谁会去干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工资、被正式人员看不起、受屈了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强装笑颜的临时工,心甘情愿去当体制内的“二等公民”。说到底,还是高不成低不就,没有足够的硬实力支撑自己做更多的选择。

4、就业难。形势好的时候,就业岗位多,还可以有选择。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趋紧,稍微好点的、稳定点的岗位一个个都成了香饽饽,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谁都想去试一试,不管是长久考虑还是权宜之计,客观上加剧了体制单位及其相关岗位的热度。越来越多人涌现体制单位,竞争不激烈才怪。前不久本地一个城区招社区干部,以前类似的岗位最多只能吸引本地一些人关注,这次居然招来了很多外地的大学生,从侧面也印证了当前趋紧趋难的就业形势。

5、为过渡。不可否认,选择在体制单位干临时工的,多半是为了过渡,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不至于吃饭都成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岗位历练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公考或事业单位考试作铺垫,增加上岸的成功率。

6、无所谓。也有部分人家庭条件本身比较好,房子车子家里都准备好了,缺的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没有编制、工资高低无所谓。当然他们大概率也考不上,因而只能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临时工。这部分人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时聘用人员、劳务派遣岗位招聘的紧张形势。

千人千面。有时候很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那么执拗,宁愿待在体制单位干临时工,拿着那么低的工资坐吃等死,也不愿去外面闯荡一番,为自己活一把。这就像我们不理解一些精神小伙宁愿当保安并且一干很多年是一个道理。这个社会是多面的,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不可能人人都在同一个立面。只要自己认同这个岗位,谁也说不上什么。理性对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