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关于劳务报酬的个税计算?

2019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关于劳务报酬的个税计算?

内容导航:

Q1:个人所得税计算

1、奖金部分税金:(60000-20000)*20%=8000

2、工资部分收入:3000+800+200+2800=6800,应交税金:595

总合计上税:8595

工资奖金缴税:(3000+800-2000)*10%-25=155设计费缴税:(2800-800)*20%=400(劳务报酬所得低于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扣除800,高于4000扣除20%)中奖缴税:(60000-60000*30%)*20%=8400(个人公益捐赠应纳税所得额的30%可以扣除)应纳税额=155+400+8400=8955

Q2:个人劳务所得税怎么计算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乘以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乘以(1—20%)乘以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乘以(1—20%)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Q3:计算个人所得税

 1、王某的设计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收入。

 2、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王某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0*(1-20%)=32000元

 3、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王某扣除捐赠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2000-32000*30%=22400元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2400*20%+(22400-20000)*20%*50%=4720元

其捐款是免税的,剩下的三万元属于一次劳务所得,根据劳务报酬表,超过两万至五万的,税率为30%,即30000*30%=9000 元。

Q4: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对于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具体规定为: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5成;超过5万元的,加征10成。从实质上看,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是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0%速算扣除数为 7000,另外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应缴(100000-100000*20%)*40%-7000=25000元。

劳务报酬100000元查出税率为40%,扣除数为7000 劳务收入不超过4000 扣除800 超过4000 按应纳税所得额减征20% (100000-100000*20%)*40%-7000=25000元。 X=136764.71

10*(1-20%)*0.4-0.7=2.5

Q5:关于劳务报酬的个税计算

<p>第一道题的应税所得=60000*(1-20%)=48000,超过两万元,自然需要加成征收。</p><p>第二道题的应税所得=25000*(1-20%)-7000=13000,没超过两万,自然不需要加成征收啊。</p><p>

</p> <p>        从你的问题看,你还没理解什么是应税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规定:</p> <p>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p> <p>        </p> <p>        还有,按照最新的所得税条例,题目对第二道题的算法是有问题的,根据所得税条例,“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本题中,申报的应税所得=25000*80%=20000,其30%,应该是6000,所以第二题的应纳税所得=20000-6000=14000,应交税金=14000*20%=280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