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企单位最新招聘(国企正式员工有编制吗?)
内容导航:
Q1:国企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
别听有些回答分析,国企早晚要取消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制度,因为这个制度从设立时就说是临时过渡性政策。实践证明,这个模式有混乱的走向,已经失去了当初设立的初衷,已经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经。
有些回答,只是从用工模式的设计上来思考,没有从设立时“保护劳动者”的初衷来思考,觉得对企业有利对老板有利就是好的,可是你想过没有,现在的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都是走向反面,违背了当时保护劳动者的初衷,成为损害劳动者利益的工具。
我们来回顾一些历史,再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的来源。
以前国企用工都是国家干部、国家工人的“国家身份”。1992年后,改为合同制员工,开始上社保。国企的员工,也是有定员定岗定编定资的,就是企业用多少人给多少工资总额是上级管理的。2000年左右,国企大发展,需要增加员工,上级不给定员和工资,但出台了劳务派遣模式,过渡一下,解决企业用人问题。
本意是保护劳动者,让企业少量增加员工,但要实行同工同酬,只是定员和工资不占国企额编制。结果呢,国企大量招聘劳务工,滥用了这次政策,导致劳务工比例大幅度超标,国家规定是不能超过10%。很多企业用到了90%,严重损害了劳务工的利益。
2016年,国家发现了劳务工比例超标,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很突出了,就开始整改。要求劳务工比例为10%,且只能用于三性岗位,多余的劳务工要转为正式合同工。结果呢,企业不想为劳务工谋福利,创造了业务外包模式,就是把原来的包人,变成了包工作量,业务外包工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第二,我们来看根源。
国企用工,国家是鼓励使用合同工的,你短期就签短期的,长期就签长期的,但是出发点是用劳动合同法来保护劳动者权益。所以,规定企业用劳务工也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根本目的就是要求企业尽量使用合同制员工。
退一万步说,劳务工也是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的,也是劳务公司的合同职员工。不管怎么样,劳动者终究要签劳动合同,为什么不跟国企签,而与劳务公司签呢?这里面就有猫腻了,目的就是国企想压低工资,减少管理麻烦,就是说,国企想用人干活,但不想对人家负责。
这一句,是不是说到根本上了。别扯啥用工机制灵活啊,国企用人方便等片儿汤的话,国企签短期劳动合同,有什么不可以呢?
第三,国企什么时候取消劳务和外包模式?
在2016年整顿劳务派遣市场的时候,国家就说了,这是一项过渡性政策。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导企业使用合同制员工,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权益。
目前,劳务派遣制和业务外包制,明显是一种欺负劳动者的工具。随着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决心进一步增强,早晚一天会取消这两种模式的。
注:职场火锅有幸被头条邀请,第一批10人开通了付费问答,点击头条号上的职场火锅头像,就可以订制你的专属回答了。一对一,为您专业讲解。限时优惠,几乎免费。
Q2:劳务派遣工有可能转成正式工吗?
这个能不能转成正式工主要还是看公司的一个实际情况:
本人在人事方面做得也蛮久了,经历的有2家公司和劳务派遣有合作的,且两家公司都是主要靠劳务派遣来招人的,内部招人的力度比较小,但是还是有,主要是通过内部员工推荐过来的。第一家公司:首先说明一点,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所有都是和内部员工一样,社保也是公司交的,劳务派遣的人只需要把人招进来即可,按人头一次性给劳务派遣人员费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对于派遣员工来说,和正式工没什么区别,所以也不存在转或者不转的情况。
第二家公司就不一样了,属于比较小点的私企,所以总是会按着公司利益最大化来确定合作模式,公司与派遣公司合作,派遣人员负责按公司要求把一定人数带到公司面试,面试合格才录取,员工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社保也归派遣公司缴纳,住宿和内部员工一样,不过内部人员工资按计件算,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为计时,公司销量多的时候,计件和计时相差不大,但是偶尔也有淡季,遇到淡季的话计时会不划算,这个时候会有一些派遣员工申请转为正式的,公司有规定是可以转的,但是必须入职满6个月才可申请,未满6个月申请是会被驳回的。
所以你可以问下公司人事,公司如有规定就可以转,如果没有规定,想转也转不了的。
人社部在2012年新劳动法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重新做了修订:就是所有企业单位劳务派遣的用工人数不得超过单位员工总数的10%,但政府机构后勤及辅助人员采取劳务派遣形式的不受此用工比例的限制,但如果你愿意留在政府机关做个辅助人员,对不起,你转正的几率基本就很少了,除非你通过公开招考,考上公务员或事业编。由此原好多央企、国有企业、银行等使用派遣员工较多的企业,在派遣员工合同到期后,将部分比较优秀的员工全部转成了公司正式合同制员工。民营企业也有这样做的。
其次,就我个人理解,只要能进入你想入职的公司,无论你刚进单位时采用何种用工方式,首要的是把自己工作做好,有了良好的工作业绩,老板不要你是他的损失。提薪升职,自然是水到渠成,何愁你还是派遣吗?
Q3:劳务派遣工在同一个单位工作10年以上的是否可以转正?
要看 所工作单位相关规定了
法律上没有相关劳务工转正的条文
劳务派遣也是公司员工。不存在转为其他工的问题。
如果国有企业有所谓正式工的编制,它愿意吸收你为在编员工,随时可以。
Q4:国企正式员工有编制吗?
没有编制
国企正式员工在现行的规则之下,是没有编制的,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一般都属于合同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只要是正式聘用的人员,企业都会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益,因此,国企并不存在编制的说法。
国企现在没有编制,“编制”是计划经济时代人事调配范围内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国企正式职工”。现如今的国有企业中,国企分为正式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这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和单位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叫“国企正式职工”,国企正式职工通常工资由该国企财务部门开资;人事档案也在该企业保管;所在的单位名册每年向上级单位(总公司或者国资委)报备。
另外一种是和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的,称为“派遣工”或者“非正式工”,有时也叫“合同工”,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管是哪类员工,都需要签订合同,都是“合同工”。
企业既然没有编制,那么为什么会有一部分企业领导去地方任职,对于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在干部管理权限上。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出资方往往是国资部门,因此,地方就要派遣干部来监督资金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的管理层就会出现个人职务由组织部门管理的情况,对于这些职位而言,虽然也是企业领导,但更是属于组织管理的干部,因此,从干部管理权限上来看,企业的领导去地方任职也是属于干部发展的组成部分。
Q5:我是国企合同工驾驶员现单位要把我们改为劳务派遣工怎么办?
首先,你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国企正式职工,合同工和合同制工人只有一字之差,其性质是不同的,合同工是临时性的工人,有工作期限,合同期满后不能转正,就要走人。合同制工人是编制内的职工,大多是企业招聘的大中专生,属于正式职工。
你是合同工,现在要把你们改为劳务派送工,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个名称而已,不同的是劳务派送工没有转正的机会。目前你的处境说白了就是临时工,企业效益好的话,可以继续干下去,效益不好可以从新找份工作,再图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