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收入是劳务报酬吗?兼职该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
内容导航:
Q1:你好,请问兼职的话,个人所得税怎么算呢
兼职人员缴纳个税存在如下两种情况:
1、如果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为劳动合同,则为劳动关系。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兼职收入的3000元兼职公司不用代扣纳税。
2、如果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为劳务协议,则为劳务关系。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兼职收入的3000元需缴纳440元个人所得税。
兼职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不适用10月的个税改革新规,它有单独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1.每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则扣800元的费用:
应纳税额=(收入-800)×20%。
2.每月收入超过4000元,扣20%的费用:
应纳税额=收入×(1-20%)×20%。
扩展资料
财务人员对兼职工资的会计处理
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发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注册税务协会-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
Q2:兼职的个人所得税
全国的起征点是2000,超过2000的才缴纳个所税具体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5]077号 )
第二条 凡符合税法第一条规定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所得并缴纳税款: (一)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之规定。你的这种行为为必须自行申报所得并缴纳税款的情形。
你工作的单位可按各自标准代扣代交,只不过你应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应补交的税款。或你告诉其中一家单位你在别处有兼职收入(几乎不可能)并交纳了多少税后由该单位在发你工资时考虑上述因素后代扣税款。
劳务费的起征点是800元。如果你的收入没有超过4000元的话,就在收入减去800元,在乘以20%,那就是你要交的税,如果你的收入超过4000元了,那可以扣20%的费用,然后在乘下20%,就是你要交的税。
超过4000元的:5000*(1-20%)*20%
没超过4000元的:(4000-800)*20%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
1、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2、劳务报酬所得,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因此,题中兼职取得的报酬,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同时,由于题中同时兼职5家企业,而在各企业兼职之间,不属于同一事项,取得的收入是属于“5个事项”的收入,应当分别依法纳税,由发放报酬的单位分别代扣代缴。
由于题中每家企业的兼职收入500元,均低于劳务报酬所得法定的费用扣除额(800元),因此,均无需纳税。同时,题中的工资薪金收入也低于工资薪金所得法定的费用扣除额(2 000元),所以,也无需纳税。
Q3:兼职该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
兼职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可见下表)
计算方法: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加征十成。
扩展资料
兼职所得中的特别项目:
1、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
按照董事与公司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
①内部董事,担任公司董事的同时在公司任职、受雇,其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报酬是“工资、薪金”所得。
②外部董事,指不在本公司任职、受雇的董事,其取得的董事费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2、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
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所得,按“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4、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5、演员参加非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按次计算纳税;演员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月计算纳税。
演员取得的报酬中,要规定上交给单位和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费及收入分成,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务报酬所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Q4:兼职工资扣税标准2021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Q5:兼职要交个人所得税?
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加征十成。
扩展资料
劳务报酬所得的特别项目:
1、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
按照董事与公司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
①内部董事,担任公司董事的同时在公司任职、受雇,其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报酬是“工资、薪金”所得。
②外部董事,指不在本公司任职、受雇的董事,其取得的董事费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2、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所得,按“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4、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5、演员参加非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按次计算纳税;演员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月计算纳税。
演员取得的报酬中,要规定上交给单位和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费及收入分成,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劳务报酬所得
做兼职的工资个人所得税不按工资薪金标准,而是按劳务报酬计算,超过800元的要交缴纳20%的个税。
按照规定你所取得的所有的收入都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但是如果你兼职属于临时工作,就应该按照劳务收入来缴纳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是800,超过部分按照20%缴纳,应该是给你发兼职收入时代扣的,但是如果发你工资的地方没有扣你的个人所得税,你就不用再缴纳,但如果你非要缴纳,那就去税务局缴纳就可以了。。。
按照国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该纳税,跟是否签订合同没关系。有些没交不是不用交,而是单位没按照规定扣缴,实际是违法的。
兼职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扣除800元后按20%税率计算;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扣除20%后按20%税率计算。像你这样兼职的一个月算一次。
如你兼职工资每月3000元,则应纳税=(3000-800)×20%=440(元)
如你兼职工资每月5000元,则已纳税=5000×(1-20%)×20%=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