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个税计算公式excel(个人劳务费如何计交个人所得税)
内容导航:
Q1:2019年新个税,劳务工资如何计算?无扣专项扣除计算方法:(11000*20%)*3%吗?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每次收入额 - 800)* 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每次收入额 * (1 - 20%)* 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应纳税所得额 * (1 - 20%)*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例如1:某翻译员一次取得翻译收入35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3500 - 800)* 20% = 540(元)
例如2:某老师一次取得讲课费用50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5000 * (1 - 20%)* 20% = 800(元)
例如2:某歌星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0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40000 * (1 - 20%)* 30% - 2000 = 7600(元)
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如下:
从2019年1月1日起,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需要按以下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
1.劳务报酬所得减除百分之二十后,其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2.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将与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其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3.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月换算后以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4.劳务报酬属于外部劳务服务,个人向单位提供劳务服务,属于增值税范畴,应开具普通发票。
2019年1月1日起,根据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2019年新个税政策下,劳务工资减除费用6万元(每年)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如果你的11000是月收入,计算方法应该是:
(11000-11000×20%-60000÷12)×3%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一)项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属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於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第二十五条(二)项规定,取得劳务报酬所得一项或多项所得,以综合所得或单项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馀额超过6万元的,需办理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多退少补"。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一)项规定,"综合所得,适应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本法个人所税税率表一注释2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计算应纳税额)。本法第六条应纳所得额计算(六)项第二款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减除20%的费用後的馀额为收入额"。
据此,劳务工资,应按照上述的规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56号公告《关於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徵管衔接问题的公告》采用累计预扣预缴方法计算申报纳税。因为,如果劳务人员一年所取得的收入未达到6万元是免个税的。因此,纳税人、代扣代缴人、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必须执行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
2019年新个税政策下,劳务工资减除费用6万元(每年)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如果你的11000是月收入,计算方法应该是:
(11000-11000×20%-60000÷12)×3%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Q2:劳务费怎么算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啊?800元以下的交所得税吗?
个人劳务费800元以内的不用交个人所得税。
一、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
1、劳务报酬按次计算,800以下免税,800-4000 扣除800后20%计算
4000以后扣除20%后再按照20%税率,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二、“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闪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
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扩展资料:
税法规定
1、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款=(劳务报酬收入-费用扣除额)*税率。根据题中情况,相关的费用扣除额和适用税率为800元和20%。
2、劳务报酬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交纳。
3、帐务处理问题。根据会计制度、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支付的劳务费支出,不构成工资总额,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劳务费”科目,并不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不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时,劳务费应当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劳务费扣除标准(注意,不是工资标准,如计税工资标准等)内,据实扣除.
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所得的,它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在于劳务报酬是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劳务费
800元以下不交税,800(含)——4000,扣除800.再减去除个税劳务费税费金,乘上基础税率20%,4000以上,扣除20%,减去除个税外劳务费税金乘上20%,。扣除后20000以上的超额累进税率30%-2000、5万以上的是40%-7000,
它跟工资薪金3500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没关系。
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人生路上,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有时我们是在付出的路上,是能够收获的,是清楚的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者是不想要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结果。
Q3:劳务报酬个税计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对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规定,(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Q4: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税前劳务费(劳务费取得人负担税费)的计算方法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X为不含增值税的金额)
1.实报劳务费800至4000元以下:
X-[(X-800)*20%] =实收金额。
2.实报劳务费4000以上(含4000元)至2.5万元:
X-(X*0.8*20%-0)=实收金额。
3.实报劳务费超过2.5万元至6.25万元:
X-(X*0.8*30%-2000)=实收金额。
4.实报劳务费超过6.25万元以上:
X-(X*0.8*40%-7000)=实收金额。
税后劳务费(劳务费含税款,劳务费取得人实际不负担税费)的计算方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X为不含增值税的金额)
1.实收劳务费800至3360元以下:
X-[(X-800)*20%]=实收金额(扣个税后);
(简化公式):X=(实收金额-160)/0.8
2.实收劳务费3360以上(含3360元)至2.1万元:
X-[X(1-20%)*20%]=实收金额(扣个税后);
(简化公式):X=实收金额/0.84
3.实收劳务费超过2.1万元至4.95万元:
X-[X(1-20%)*30%-2000]=实收金额(扣个税后);
(简化公式):X=(实收金额-2000)/0.76
4. 实收劳务费超过4.95万元以上:
X-[X(1-20%)*40%-7000]=实收金额(扣个税后);
(简化公式):X=(实收金额-7000)/0.68
(二)增值税计算方法(2021年劳务费增值税率为1%)
X(1+1%)=含增值税的劳务费
(三)举例:
例1:王某要取得税后劳务所得3300元。
(1)报销金额(不含增值税)=(3300-160)÷0.8 = 3925元;
(2)报销金额(含增值税)= 3925×1.01 = 3964.25。
例2:王某要取得税后劳务所得4200元。
(1)报销金额(不含增值税)= 4200÷0.84 = 5000元;
(2)报销金额(含增值税) = 5000×1.01 = 5050元。
例3:王某要取得税后劳务所得23000元。
(1)报销金额(不含增值税)= (23000-2000)÷0.76 = 27631.58;
(2)报销金额(含增值税)= 27631.58×1.01 = 27907.90元。
Q5:个人劳务费如何计交个人所得税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抵扣800元费用,再乘20%税率;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抵扣收入额的20%,再乘20%税率;
3、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21000元以下的部分 20% 0
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 30% 2000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40% 7000
个人取得劳务报酬,需要缴纳营业税、个税、城建税等及其他地方规费。
1、营业税,税率5%,计税依据为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2、城建税,税率为7%(城市),或者5%(县城或者镇)或者1%(其他地方),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
3、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4、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1%,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5、个人所得税,一般预征个人所得税(各地实施办法大同小异),大致标准如下(参考):
(1)纳税人每笔取得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100元的,暂不预征个人所税;
(2)纳税人每笔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100元以上,不超过1000元的,按支付金额的3%预征;
(3)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1000元以上,不超过4000元的,按减除800元费用后的余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4)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4000元以上的,按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25000元(即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以上的,依照前项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分别进行加成。
6、其他地方规费等。
鉴于在实施细则上各地或有不相一致之处,以上仅作参考。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