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应如何计征?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应如何计征?

内容导航:

Q1: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应如何计征?

个人取得“劳务报酬”应税项目的,按苏地税发[1999]099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具体规定如下: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确保全市个人所得税收入保持高幅增长,市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市2003年个人所得税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 20% 。劳务报酬所得按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 4000 元的,减除费用 800 元;每次收入 4000 元以上的,减除 20% 的费用,其余额按 20% 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收入畸高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20000 元至 50000 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税额后按照应纳税额加征 5 成;超过 50000 元的部分,加征 10 成。 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由33%下降到25%,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长期未调整,我们认为所得税税率已于目前经济形势不相适应。个人房屋出租所得税率已下降为10%,江苏省对这部分应税行为实行综合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0.5%。个人从上市公司取得股息、红利所得税也降为10%。相对股、利所得税率的降低,劳务报酬税率偏高,有背于按劳取酬的社会产品分配原则。

Q2:劳务费扣税标准2022

一、正面回答

1、不到4000元,扣除费用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扣除20%的费用;

3、收入超过20000元,加成征收。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征十成。

二、分析详情

劳务费,即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劳务报酬是指所得: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计、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三、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的区别

1、适用法律不同;

2、管理方式不同;

3、财务核算角度不同;

4、税务管理角度不同。

Q3: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2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级数    月应纳税所得额   睁大                              税率(%)

1        不超过3000元                                       3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也即收入额,应当在收入的基础上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纤段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因其一般具毁早誉有不固定、不经常性,不便于按月计算,所以,规定凡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考虑属地管辖与时间划定有交叉的特殊情况,统一规定以县(含县级市、区)为一地,其管辖内的一个月内的劳务服务为一次;当月跨县地域的,则应分别计算。

Q4:劳务报酬所得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2018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的劳务报酬扔按照修改前的税法规定执行。2019年1月1日起,根据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劳务报酬100000元查出税率为40%,扣除数为7000 劳务收入不超过4000 扣除800 超过4000 按应纳税所得额减征20% (100000-100000*20%)*40%-7000=25000元。 x=136764.71

Q5: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

现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