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怎么办理(万通众达出国劳务派遣护照办吗)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怎么办理(万通众达出国劳务派遣护照办吗)

内容导航:

Q1:出国劳务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一、出国劳务手续办理

1、需要个人来办理的手续有:

(1)报名时,提供相关证件(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照片等),体检,提交体检表,交纳面试保证金;

(2)录取后,申办护照、签证等,交纳费用,参加培训并考试,与公司签订外派劳务合同等。

2、需要劳务公司来办理的手续有:

(1)审核证件、内部面试、家访,组织面试等;

(2)向国外提供材料、申请工作许可,办理护照签证预定机船票组织出国等;

(3)组织学习和适应性训练及培训劳务纠纷等的协调处理等。

二、出国前,自己需要负担并不再退还的费用有:

1、体检费:体检可以由你自己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也可统一由经营公司组织进行。费用按医院实际收取支付,并留下收据;

2、培训费:培训费由你直接交给培训中心,也可以交给经营公司;

3、护照、签证费:按规定支付;

4、机场燃油附加费:按规定支付;

5、打预防针:按防疫部门实际收取支付;

6、与派遣公司所签合同的公证费:按收据金额支付。

扩展资料:

出国劳务保险是劳务合作保险业务的一种。它的保险对象是出国劳务人员本身,包括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经济技术援助项目等工程项下的工作人员。

被保险人在国外期间,包括出国往返途中,由于遭受意外事故引起的伤残或死亡(或因遭受意外事故后,在180天以内致残或身故的),由保险公司根据不同伤害程度,给予一定比率的辖偿。

参考资料:出国劳务百度百科

Q2:万通众达出国劳务派遣护照办吗

万通众达出国劳务派遣护照办的

国内企业派遣员工出国工作申领护照需提供以下资料: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派遣函、劳动合同或六个月的工资明细,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果没有派遣合同是不能按出国工作办理护照的。

Q3:如何护照办理

您好,办理护照一般需要两周时间。办理者需要自己拿身份证和户口本去户口所在地公安局办理,之所以要自己去是因为要照相,而护照和签证的相片都是有要求的,有的人也说过可以到照相馆说明情况照相,但我建议最好到公安局照吧,省的麻烦。另外记得携带黑色签字笔,因为要填申请表用。\x0d\x0a具体流程如下:\x0d\x0a1、到公安局后先排队拿表,拿表的同时把户口本和身份证给工作人员,他会把这两样复印到那张表的背面,需要零钱1元左右吧。\x0d\x0a2、领完表后,交照相费照相,注意整理好仪表,因为背景是白色的,最好着神色衣服。\x0d\x0a3、照好像后取相片,裁好,贴照片,填表。\x0d\x0a4、抽号排队或者在柜台排队,注意在柜台办理时也要用到户口本和身份证,并且会扫描你的摸样,这个扫描可能是记录你的信息吧,之前的照片会出现在护照上。\x0d\x0a5、拿表交钱(此步和上一步统一,但有可能不在同一地点)。\x0d\x0a6、两周后领护照。

Q4:银行的劳务派遣工可以直接办护照吗?用不用向单位说明?如果自己私自

1、是可以直接办理的;

2、你在银行没有正式编制,所以没有问题的;

Q5:劳动派遣是不是有这个资质办护照?

劳务派遣,别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是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用工形式,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

该形式多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有利于用工单位降低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等。

1服务对象

编辑

一般经省市劳动人事部门厅批准可成立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有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派遣以及通过招聘网为 企业提供人才的供应信息,为个人提供求职登记,推荐工作;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代理招聘会的举办,法律法规的咨询等工作。

2岗位要求

编辑

《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第六十六条[1]劳动合同用工是中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3劳务派遣

编辑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但不少用工单位在各种类型、各种时间长度的工作岗位上都实施了劳务派遣,甚至在其主营业务岗位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2]随着1995年《劳动法》的实施,中国已经消除‘正式工’、‘临时工’的二元用工体制。劳务派遣的滥用,导致了新的二元用工体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了新的‘正式员工’、‘被派遣劳动者’二元用工体制。在用工单位中,被派遣劳动者承担第一线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最直接贡献,却成为‘二等’员工群体。现在有一种‘逆向派遣’的怪象,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要求正式合同工与劳务公司签订派遣合同转为劳务派遣工,再派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劳务派遣已经成为部分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的一种途径。[2]

国外主要以“项目型”派遣或外包为主,占整个劳务派遣市场的7成以上。在这种派遣和外包形式中,岗位因项目的设立而存在和结束,项目周期通常在12-15个星期左右,岗位人员在项目结束后就由劳务公司派遣到其他公司的项目工作。总体而言,以岗位而论,存在临时性、专业性、辅助性等特征。[3]

像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将100多个行业和岗位全部列出来,只有在范围内的工种才可以使用派遣工,除此之外使用派遣工都属于非法。[4]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郑尚元也建议,应该学习日本等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做法,在法律上把劳务派遣的具体岗位一一列举出来。为此,他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在劳动合同法中直接列举劳务派遣的具体岗位;二是授权由国务院来规定,在修改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时对岗位范围予以明确。[5]

国外

以日本为例,日本在劳动法规上对劳务派遣工的适用范围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将允许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严格限制在26类岗位之内,且将其中24类岗位的派遣服务时间限制在一年以内,即使重新签订派遣合同,工人派遣的总时间也限制在3年以下。

日本《保障工人派遣业适当运行和改善派遣工人工作条件法》(简称“工人派遣法”)限定可派遣的工作包括:

(1)信息处理系统开发或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和制作;

(2)机械、仪器和设备的设计和制图;

(3)广播视听设备的操作;

(4)广播节目制作等;

(5)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打字机和电传机的操作;

(6)口译、笔译和速记;

(7)管理人员秘书;

(8)文书档案和分类;

(9)市场研究及结果分析;

(10)会计;

(11)海外贸易和国内商务文件起草;

(12)需要高级专门技能的机器使用或操作;

(13)室内、汽车站、码头和机场做游客迎送服务的导游;

(14)为房屋提供清洁服务;

(15)房屋设施的操作、检查或维修;

(16)房屋、场所来访人员的接待和引导,或停车场管理;

(17)研究和开发;

(18)公司管理制度的研究或设计;

(19)出版物编辑;

(20)广告设计;

(21)内部装饰业协调员;

(22)广播员;

(23)办公自动化设备介绍使用;

(24)电话促销;

(25)接受用人单位机器或设备订单,或促销事务;

(26)广播节目背景或场景布置。[6]

国内

据全国总工会劳务调查显示,全国劳务派遣职工在2009年达到2700万人,在2011年达到3700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 13.1%。其中,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数量最多,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6.2%。从行业分布看,绝大部分行业都使用劳务派遣工,其中电信、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等系统最为严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3]劳务派遣行业以保险行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为主。16.8%来源于城镇,83.2%来自于农村。实施劳务派遣的岗位包括司机、文印室管理员、水电管理员和实训室管理员岗位。在一些高校已经演变为教学科研一线、学生辅导员以及行政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才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