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建议计税需要资质吗(劳务派遣税额如何计算)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用工工资税前怎样扣除及个税如何计算
、区工资薪金与劳务费意义虽合理工资薪金劳务费都税前扣除,项支界定工资劳务费所税扣除影响比较首先,税扣除凭证要求同工资薪金凭工资表即税前扣除,劳务费则必须凭劳务费发票才能税前扣除;其,福利费、工经费教育经费等三项经费(简称三项经费)扣除限额影响工资薪金作三项经费扣除基数劳务费则;另外,所税代扣代缴义务相同,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税率表计算扣除所税,于劳务费则需按照20%税率代扣代缴所税实务,进行确纳税处理,必须准确划工资薪金劳务费二、工资薪金与劳务费税前扣除现状事实,实务企业某些用工劳报酬属于工资劳务费难握比雇用季节工、临工、实习、返聘离退休员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等发支作工资扣除作劳务费扣除,及发支否作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经费扣除基数问题直比较混乱
根据上述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工资薪金支出。贵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务公司之间是购买劳务关系,支付给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及保险费等属于给劳务公司的劳务费用支出,不属于贵公司的工资薪金支出,因此不能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贵公司所得税前扣除,也不能做为计算三项经费税前扣除数的税基。
Q2:劳务派遣税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Q3:劳务派遣差额征税政策
法律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第十五条 增值税税率:(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四)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
Q4:劳务派遣税额如何计算
这种情况之能开管理费发票,其他的只能以抵扣的形式在账上反应。
满意答案儒心道者6级2010-11-26要结转,不过,一般来说管理人员的工资包括社保,应作为管理费用列支。既然派遣工工资和社保是用人单位支付,并且由你单位开票结算,代发。那么,这部分开票的工资和社保应作为收入,然后代发工资和社保时,结转成本。这样开票时的税金,可以在主营业务税金中,在所得税税前列支。如果你将代发的工资和社保,能过往来科目结算(其他应付款),那么开票时的税金不能税前列支。 追问: 代发的工资和社保等,我是做其他应付款,代收都少就代付都少,但我感觉没有主营业务成本可以结转 回答: 是没有什么成本可以结转的,因为劳务派遣单位属于中介性质的嘛,以费用为主。 追问: 那我单位财务报表就不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只反映费用对吧? 回答: 其实,所谓主营业务成本,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对于你们这类单位,主要是被派遣人员的工资、社保等,此外,你们派遣人员到用人单位所发生的成本,都是你们的直接成本。(重点突出“直接”)当然,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不同,并不是都需要列示主营业务成本,只发生间接费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果,你单位不是那种财务严格的国企,且不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其实对于核算就没有太严苛的要求,对于管理费用和直接成本的区分就没有必要太过于精细了。所以,不要过于纠结,只要如实反映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就可以了
Q5:劳务派遣公司企业所得税如何核定征收?是像营业税一样差额作为计税依
首先,必须理解企业所得税不同于流转税。
所得税的计算,一般来说,是以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再加减其他收入及支出,得到利润额,再加减纳税调整额后,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税率求得应交税金。
不冲突的。两个都要交。
先要交营业税,交了营业税之后,要交附加税。最后,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假设你取得了2000元的劳务收入,则相关税费计算如下:
营业税:2000*5%=100元;
城建税:100*7%=7元(城建税的税率,有三档:市区7%、县城和镇5%、其他地区1%)
教育费附加:100*3%=3元。
教育费地方附加:100*2%=2元(各地税率可能不一样)
个人所得税:(2000-100-7-3-2-800)*20%=217.60元。最后一个800元,是费用扣除数。如果收入在4000以下,是扣800;4000以上,则是扣收入的20%。
另外,收入20000以下,税率是20%,如果一次收入畸高,还要加成征收:一次收入在2万以上5万以下的部分,按30%征税;超过5万以上部分,按40%征税。
大致是以上这些税。各地可能还会有一些附加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