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哪些人订立劳动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哪些人订立劳动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

内容导航:

Q1:用工单位可为派遣人员约定试用期吗

用工单位可为派遣人员约定试用期吗

1、这个完全可以的。

2、新员工(包括劳务派遣、实习生)都要经过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Q2:违法约定试用期

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同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两次以上的试用期。用人单位在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在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则应当承担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一个单独的试用期合同,或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与约定的试用期相同的,均为违法约定试用期。

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求助。由劳动行政部门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正在实施中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二、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Q3:劳务派遣工的试用期由谁设定

《工友》编辑部:

我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根据劳务派遣协议新签的员工,公司把我派遣到一商贸公司工作,商贸公司提出要给我设定试用期。我认为我是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商贸公司无权给我设定试用期。请问,对劳务派遣工由谁设定试用期?陈冉陈冉同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3款的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这就意味着其他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法律没有对劳务派遣如何设定试用期作出直接规定,但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8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为用人单位。因此劳务派遣单位可以依法设定试用期,而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工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无权给派遣工设定试用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2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5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务派遣工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务派遣单位在派遣员工到另一单位工作的,不能再设定试用期。

Q4:劳务派遣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吗

法律上并没有对劳务派遣是否可以设定试用期做直接规定,根据相关法定条文,我们可以推定法律是允许用人单位对 劳务派遣工 设定试用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六十五条【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Q5:哪些人订立劳动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

(1)已经过本企业试用期的员工不能再次安排试用期。

已经过本企业试用期的员工,无论是续签、重签劳动合同,还是转岗、换岗、升职,甚而以各种原因离开本企业后再次加入,只要是同一个人,同一家企业,就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这一点,《劳动合同法》与原来的法律规定明显不同。早年出台的《劳动法》第21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一般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职工可以约定。1996年《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劳动部办公厅1991年《关于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再规定试用期问题的请示》规定,企业与劳动合同制工人续订劳动合同时,工人改变工种的,应重新订明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规定试用期。可见,根据原来的法律,一个企业是可以对同一位员工多次约定试用期的,如果岗位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新岗位重签或续签劳动合同时,可以再次约定试用期,对于离职以后再次被录用的劳动者,如果岗位与原来不同,当然可以再次约定试用期,即使是岗位相同,一般也被认可为再次就业形成新的劳动关系而再次约定试用期。而新的《劳动合同法》则完全杜绝了这些可能性。

(2)形式上是本企业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而实质上工龄在法律上被认定连续的劳动者不能再次安排试用期。

这种情形常见于原国有企业的固定职工转为劳动合同制度而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因合并、分立、出售、重组成立新的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企业改名、改制成立新企业中的老员工等。总之,无论企业的名称、性质、资产如何变化,只要是按法律规定承继了原来的员工,这些员工虽然名义上是第一次与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其实质是原劳动关系的延续,新企业无论与员工重签还是续签劳动合同,都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3)政策性安置的员工,如退伍军人等,不能再次安排试用期。

根据《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第9条的规定,“原是城镇户口的退伍义务兵,服役前没有参加工作的,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实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办法,各接收单位必须妥善安排”;1960年《劳动部复关于退伍军人参加工作后的工龄和试用期间题》中指出,“退伍军人……他们退伍后直接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不需要试用期;如果退伍后即还乡,又被企业吸收参加工作的,根据我部1959年12月5日发各地试行的《关于劳动力招收和调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一般应是合同工,也不需要试用期”;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志愿兵、义务兵退出现役到地方工作后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第3条规定:志愿兵转业、义务兵退伍后,无论分配到何单位、从事何种工作,均不实行学徒期、熟练期、试用期的待遇。各个地方政府也大多有类似的规定。

因此,退伍兵的就业安置是不能约定试用期的。但是,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政策是专门针对城镇户口的退伍军人在由政府安置工作时制定,而农村退伍军人适

用军地两用人才开发的规定,不适用就业安置政策。

当前在城镇,经济性代偿安置已经非常普遍,即退伍军人领取一定的补助金后自主择业,国家不再一包到底。那么,对于那些以自主择业形式进入劳动力市场,与用人单位按市场选择达成聘用意向的退伍军人,包括不享受就业安置的农村退伍军人被单位聘用后的试用期问题应当如何理解呢?从1960年的劳动部复函来看,目前这个历经岁月仍未失效的规定,对他们也不

应当约定试用期。但是,那个复函中对于“合同工”的理解显然已经同现行法律相违背(作者无法查知这一规定是否已被宣布失效),但是无论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还是上级法优于下级法的原则(《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位阶明显高于1960年和1987年的两个规定),我们都可以认为1960年的规定中关于“合同工”的定义已经失去法律效力。同时,从退伍军人就业安置政策层面上理解,退伍军人既然已经享受了经济性补助,国家就已经完成了安置义务,对退伍军人就应当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对待。农村退伍军人因为不享受就业安置,本身不应该享受试用期豁免。但是,几乎所有的法律法规对这方面的规定都是模糊的,从上文国务院的通知就可以看出,并没有明确排除享受了经济性安置的退伍军人再享受试用期豁免。在实践中,即使享受了经济性安置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仍然会积极为退伍军人联系就业。这些由政策出面联系安排的工作,尤其是安排到政府机构、公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退伍军人,一般都会享受到试用期豁免和较长首次合同期等优待。有些地方政府对就业于接受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位的退休军人,更是明确地做了类似规定。但是,大量进入公开劳动力市场的退伍军人,尤其是农村退伍军人,通常都被作为普通劳动者一般对待了,从法律明确规定上来看,也并不违法,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分配”去的。当然,以上讨论都只适于退伍后初次就业,失业政策安置权利后再次就业的退伍军人则应当是普通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律所有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4)其他不适用试用期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以及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这些是原来的法律没有的规定。

第一,坚守“试用一次”。

且口使员工的岗位发生跨度极大的变化,只要是已经符合转正条件,即所谓的正式员工,用人单位都不能再次设置试用期。

第二,以调岗和考核加强“正式”期限之内的“试用”约束。

应对如本案例这类情形需要调整员工工作岗位的,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变更劳动合同;其次,按照新岗位的职位要求和考核标准来约束员工,当员工考核不合格时,可以对其调岗或培训。当员工再次出现不符合职位要求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不在试用期内,也可以以此手段达到强化考核、灵活进出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1、订立劳动合同可以不约定试用期的,同时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2、《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