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暂行条例2021?劳动法规定员工在企业工作多长时间后不允许有劳务派遣制?
内容导航:
Q1:国家电网如何应对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变更协商不一致时解除劳动合同情形】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解读:本条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第46条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时需注意: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12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按照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本条第二款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务派遣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
国家电网应对新劳动法,针对劳务派遣用工的处理方法是:
一、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劳动合同法》第46条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Q2: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作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四章 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第二十九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第三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法: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六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第六十二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六十四条 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 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Q3:国家电网如何应对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变更协商不一致时解除劳动合同情形】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解读:本条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第46条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时需注意: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12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按照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本条第二款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务派遣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
国家电网应对新劳动法,针对劳务派遣用工的处理方法是:
一、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被派遣劳务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劳动合同法》第46条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Q4:劳动法规定员工在企业工作多长时间后不允许有劳务派遣制?
6个月。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第三条 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
这个在法律上没有规定,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如下: 劳动合同法58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 劳动合同法14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 但是和一个派遣单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你觉得有意思吗?个人认为劳务派遣对派遣员工没有任何好处,当然,有些人会说什么工资,福利,待遇都一样之类的话,如果真没区别的话,那为啥不直接招一正式工啊,劳务派遣制规避了用工单位的很多风险,尤其是裁员之类的法律纠纷,但这个风险就转嫁到劳动者身上了.这个在这儿就不细谈了.总之能有机会转正式工就转,不建议长时间做个派遣工,没多大意思.
法律上有名文规定派遣工只能从事临时性辅助性和可代替性工作岗位上也就是说你即便干的是有害工也只能按辅助工来算,两个一样的有害工在同一岗位上,女职工正式工45就能退休,派遣工要50才能退我单位就是这样的,已有人45了不能退,50才能退,我己考虑辞职了,伤不起呀
本人从事劳务派遣,以我们和工厂合作情况来讲,除非是工厂和我们约定员工干满多久需转成正式员工,否则立法是没有限制的。其实对于员工而言,派遣工和工厂正式工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用工单位不同。我想这个你该明白。所有的福利和其他都是和正式员工一致的。如有疑问,请补充!!!谢谢!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法律规定了劳务派遣工只能用在临时性、辅助性或可替代性的岗位上。如果你的岗位不符合上述三性的规定,那你可以要求转为企业正式劳动合同工。
Q5: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劳务派遣新规定主要就明确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辅助性岗位的确定程序、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禁止“假外包真派遣”等重要内容作出规定。同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也对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的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加以明确。当前劳务派遣的新规定主要集中于民法典,即对劳动派遣的相关侵权责任进行了规制和保护。即在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务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另一人才中介等专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再由该人才机构派到用人单位劳动。而对于劳务派遣中的侵权,则由用人单位承担,并享有追偿权。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拓展资料: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2、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3、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企业(以下称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