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的合同模板(劳务派遣合同是两年,但用工单位说一年后转正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合同一般签多长时间
劳务派遣合同一般签多长时间:一般为2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单位不能与劳动者约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应当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Q2:我是派遣工有两年合同没到期辞职可以吗付法律责任吗
可以的。一般状况下啊。他们是不会追究的。你可以跟他协商。
不可以,,
当然可以,如果合同有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Q3:与公司签了2年合同,后又改为劳务派遣合同,公司赔了2个月的工资,2年后又与公司签合同3年,现在公司
仅就经济补偿而言,公司的做法并不违法。
且给予5个月工资经济补偿,是根据你在公司工作的累计年限计算的,而你实际上中间中断了两年(劳务派遣),按规定是不能连续计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还是相对人道的。
但辞退如果是在合同尚未到期时,且没有合法理由或经过法定程序,就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支付《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二倍的赔偿金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有具体规定
工作满3年半 ,补偿4个月工资。按3000算。
Q4:劳务派遣合同是不是非要签两年
劳务派遣合同,是由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首先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之后由劳务派遣公司代替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进行派遣的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Q5:劳务派遣合同是两年,但用工单位说一年后转正是什么意思?
用工单位所谓的转正,应该是用工单位可以把将自己视为本单位的员工,而不是劳务合同用工。劳务派遣工还是外聘人员,不算做用工单位的员工,还是属于劳务公司的员工。用工单位的转正,就是用工单位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劳务合同,今后,的社会保险,人事关系就都属于用工单位了,而之前是属于劳务公司的。
法律分析
劳务派遣用工是中国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被派遣员工转正程序:首先,被派遣劳务者本身就是正式员工,只不过被派遣劳务者和劳务派遣单位构成劳动关系,而与用工单位(被派遣去工作的单位)并不构成劳动关系。其次,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最后,如果被派遣劳务者想要和用工单位构成劳动关系,签署劳动合同,这个需要双方协商,同时被派遣劳务者还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企业现存在劳务派遣与正式员工待遇差别大、区别对待等问题。劳务派遣工与正式职工的待遇差距实际上就是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安全事故隐患,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用工单位的长治久安。劳务派遣工无限扩大不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缩小贫富差距 应先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贯彻落实到位,最终实现同工同酬。拒绝区别对待,规范劳务派遣,抵制劳务外包、外委。因此,根据相关规定,用工企业应当严格控制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法律依据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三条 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性岗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