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人劳务报酬税率(个人劳务报酬税率按八点几,有没有劳务金额的限制呢)
内容导航:
Q1:2019年新个税,劳务工资如何计算?无扣专项扣除计算方法:(11000*20%)*3%吗?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每次收入额 - 800)* 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每次收入额 * (1 - 20%)* 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应纳税所得额 * (1 - 20%)*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例如1:某翻译员一次取得翻译收入35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3500 - 800)* 20% = 540(元)
例如2:某老师一次取得讲课费用50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5000 * (1 - 20%)* 20% = 800(元)
例如2:某歌星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0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40000 * (1 - 20%)* 30% - 2000 = 7600(元)
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如下:
Q2:劳务费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15000*0.8=12000,即这钱就是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你这12000要交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2000*0.2=2400块
即你要交2400块的个人所得税。
至于1个人还是多个人,我帮你算了下,只要是大于等于4个人,那么就可以少交税了,人越多交税越少,从理论上来说,得找上96个人才能完全免税。
如果你跟该企业如果签订的不是承包合同,而是短期的劳动合同,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你是该企业的员工,那么,适用的即为工资,薪金所得,在2000块以下,是可以免税的,但是,不知道你那里对劳动合同这块监管是否严格,如果不严格的话,那你再找上7个人,签个劳动合同就可以免税了
另外,楼上的好像有些不对。。。。800块是适用个人所得税中劳务报酬这一块,而你引用的税率又是适用工资薪金所得的,有误导别人之嫌哦。
Q3:个人劳务报酬税率按八点几,有没有劳务金额的限制呢
有限制,劳务报酬每次少于800元的不征税,具体政策: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应纳税所得额在2万元至5万元----30%税率;5万元以上部分---40%税率)
你好!
个人是安20%收取的,金额越大收越多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Q4:新的劳务税率是多少
一直是20%。
劳务所得税自1980年实施800元的起征点以来,从未进行调整。2017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提高劳务所得税起征点呼声再起。近日媒体报道,民进中央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关于提高劳务所得税起征点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这一政策已与制定该税种的初衷背离,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不适应,与我国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严重不符,已成为抑制劳动者包括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重要障碍之一。
扩展资料
劳务所得税主要征收群体为两大人群,一类是企事业单位临时佣工和实习生,这类人群属于低收入阶层。
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人员兼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服务等科研创新活动时的劳动所得。
当年制定800元起征点时征收对象并不是普通工薪阶层,从目前情况看,劳务所得超过800元已经非常普遍,导致该税种征收群体扩大。
过低的劳务所得税起征点有违于税收的公平性,显然既不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也不利于鼓励创新创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劳务税标准为何“一睡36年”?
Q5: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计算方法:
1.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3.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
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税率3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税率40%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