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合同协议书(什么是外包合同什么是分包合同)
内容导航:
Q1:什么是外包合同什么是分包合同
外包合同一般发生在建筑业或道路桥梁业的公司,即将自己通过招投标获得的项目合同,按不同的建设期间分成阶段,将其中的某个阶段的工程让外单位承包的做法,分包合同与外包合同的做法基本一样,区别在外包合同的施工单位明写是另一家与你没有关系的公司名,分包合同写的是你公司挂靠关系的公司名
业务外包合同(bpo agreement) 业务外包合同是指将某项业务活动、 流程 或功能的 管理 与执行责任转 移给外部的服务供应商,以便提高效率和 绩效 。 业务外包合同通常涉及到将客户的 固定资产 和 员工 转移给服务供应商 。合同期限通常是在1~10年以上。
Q2:劳务派遣制员工合同到期,公司可以强制转为外包合同吗?
法律规则上是不可以强制将劳务派遣制员工转为劳务外包工的,但是很多企业却都会这么做。
由于很多公司工作的需要,可能会招聘一些劳务派遣的工人,而这些工人也同样的享受跟正式员工同样的待遇,但国家规定的是,一家公司里劳务派遣人员,是不能超过公司总人数的百分之十的。
当公司派遣工人过多时,或者公司考虑到自己公司的利益时,就会要求派遣工人签劳务外包合同,那么这些派遣工人就真的完全不属于工作的公司了。
许多员工可能会不愿意签,但很多公司的解决方法是,当劳务派遣合同时间一到就不再续签,许多派遣工不想失去这份工作,都会愿意签了劳务外包合同的。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向派遣劳工给付劳务报酬,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将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修正不仅要求劳务派遣要同工同酬,还对“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做了明确解释,规定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增加了对相应违法行为的处罚。企业为解决问题必然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果派遣合同到期了,继续签外包合同,或者另外与新公司签定合同以前的工龄会没有了。
但你可以谈判要经济补偿(俗称买断工龄),如果你不要该工作的话就更好说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Q3: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务外包合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简单的说 主要的区别在于 员工是跟谁签的劳动合同 如果公司的员工劳动合同是跟劳务公司签的 就可认为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一般包含劳务外包的基础工作。 如果公司的员工劳动合同是跟自己公司签的 只是将人力资源部的基础操作性工作外包给劳务公司,那就可认为是劳务外包
Q4:外包公司劳动合同问题
两种方式:
1、你同意转签,待遇照旧,工龄连续计算或者支付你一笔经济补偿金(择一,可以约定)。
2、你不同意转签,A公司与你解除劳动合同,A公司支付经济赔偿金。
个行业是否有发展前途,不敢妄言。 只不过你是晟能电力设备的派遣制员工。 但即使晟能电力设备是电厂的外包公司,也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Q5:外包工可以不签劳动合同
不能,不签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存在很多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单位和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单位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的。如果超过一年未签订合同,那么默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未签订劳动合同能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时间为入职后的一年内。劳动仲裁的受理也是有时效性的,在受理以前一年内的劳动争议。所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时间应该为入职后一年内与仲裁受理的前一年内的重合部分。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不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你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