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计算器2021计算器(我想把工资薪金个税公式和劳务公式整合一下)

劳务费计算器2021计算器(我想把工资薪金个税公式和劳务公式整合一下)

内容导航:

Q1:国家法定假日加班工资的具体计算方法???

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在周末休息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首先安排劳动者在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因此,法定假日的公式为:

月基本工资/21.75*周末加班天数*300%

周末加班的公式为:

月基本工资/21.75*周末加班天数*200%

注:21。75的由来

去年,原劳动保障部启用了最新的薪酬计算方法。由于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制度计薪日也从原来的20.92天改为21.75天。

Q2:计算机还叫什么?

这个是一个演变过程,因为原来的computer只有简单的计算功能,后来随着computer的发展功能越来越强大,有向人脑靠近的架势,类似于人脑,所以又叫电脑,当然计算机这一叫法也就延续下来了,所以在现在来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computer既叫计算机,又可翻译成电脑。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1945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而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于1981年推出。

当然是电脑

电脑嘛

Q3:我想把工资薪金个税公式和劳务公式整合一下

工资、薪金计算公式: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税起征点:现行起征点20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年终奖缴纳个税计算公式: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一个人的年终奖金为12000元,当月工资为3000元,则12000-(3500-3000)=11500,以11500除以12,其商数958.33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年终奖金应纳税额为:11500 ×3%=345(元)。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由于低于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该纳税人当月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45元。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对职工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12个月),对每一个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只允许使用一次。

式整合一下

个人所得税有11个税目,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是其中的两个。本质区别在于提供劳务是不是这个单位(企业)的职工,职工要有劳动合同,企业应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职工的属于“任职或受雇”,是工资;个人从事设计、装潢-----------以及其它劳务的,属于劳务报酬。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七级累进税率,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税率,费用扣除标准是:收入低于4000元的减除800元,超过4000元的,扣除收入的20%。

你可以用if()函数整合啊,比如,if(a2="劳务",第二个公式*4500,第一个公式*4500),不知道可以不,呵呵

Q4:春节放假工资怎么算的

初一、初二、初三是三倍工资,其他四天只有两倍工资

春节这几天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如果安排加班的话,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1)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日加班加点,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给劳动者正常日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扩展资料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加班费的标准是: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定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

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在具体折算时,劳动者还需要了解相应的规则。

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资。目前,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3天和166.64小时,而全年月平均计薪日和计薪时数分别为21.75天和1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计薪时间进行折算。

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假期工资

今年春节放假时间安排:2月15日(大年三十、除夕)至2月21日(正月初六)共放假7天,2月11日(星期日)和2月24日(星期六)不再休息;2月22日(正月初七)开始上班。

假如在2月16日(正月初一)至2月17日(正月初三)安排加班的,应发给三倍加班工资;假如在其余四天中安排加班的,则应发给两倍加班工资。

Q5:扣税标准2021标准计算器怎么用?

百度App搜索【个税计算】,在查询页中的“个税计算器”中输入你的城市、税前月薪、五险一金的实缴基数、专项附加,点击立即计算即可查到税后收入及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等信息。

1.输入个税计算,点击搜索。

2.输入所需信息。

3.点击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