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1?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1?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内容导航:

Q1: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第一题不是能按第二题做法来做,因为两个取得收入的项目不同,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也不同。

第一题属于劳务报酬,计算方法是:

国家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应纳税所得额=70000*(1-20)=56000

按级计算税金:

20000以内的应交税=20000*20%=4000

20000-50000的应交税=30000*30%=9000

超过50000的应交税=6000*40%=2400。

第二题属于稿酬收入,税率是20%,国家对稿酬收入有一个优惠政策:

减税项目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经主管地税机关批准,可在两年内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经主管地税机关批准,可在一年内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减征幅度为50%-80%;

    3、对稿酬所得可以减征30%;

    4、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第二题应交税金=10万*(1-20%)*20%*(1-30%)<优惠政策>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2012年现在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Q2: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怎样规定的?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个人负担部分-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1年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1.

个人所得税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原来是1600,现在是2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缴税

  扣除标准:2008年3月份起,个税按2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年终奖缴纳个税计算公式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 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个体工商户,如果是经营增值税范围的商品,则主营税种为增值税,然后是个人所得税。这两者均不定额征收(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果建帐建制了,有可能 实行查帐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如果是属于增值税范围的,主体税种仍然是增值税。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一般情况下是建帐的,则,依照查帐征收,如果建帐不全,则会实行定额核定征收。

    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三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四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五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二、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二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解析:国家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个人所得收入,扣除基数3500元后,按7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即

个人收入即应纳税额=(个人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个人负担部分-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1年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1.

Q3:劳务报酬个税

56000*(1-20%)*30%=13440

1、56000*(1-20%)*40%-7000=10920元

2、 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

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

劳务报酬所得超过50000元的,税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7000

3、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每次收入额减除800元的费用后计算;每次收入额超过4000元的,每次收入额减除20%的费用后计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56000元,扣除20%费用后,应纳税所得额为44800元,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故:应纳税额=56000*(1-20%)*30%-2000=11440元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是按劳务收入减除800元(或收入大于4000元的扣除20%)后所得额的20%征收,如果所得额大于20000小于50000的部分加收五成即税率为30%,大于50000元的加收十成即税率为40%,56000*(1-20%)*20%-2000=6960元,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定额扣减800元;收入在4000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采用加成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56000*(1-20%)=44800

应纳税额=44800*30%-2000=11440

Q4: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第六项所称每次,分别按照下列方法确定:(一)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二)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四)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称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其它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Q5: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的税率(3%)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税率(1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的税率(2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的税率25%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的税率3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的税率35%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的税率45%

(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