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公司税收筹划?一般企业纳税筹划都会采用哪些方式方法?
内容导航:
Q1:税务筹划方案
按12个月平均发放. 甲按月薪5000,扣2000,月应税所得3000,月纳个税500*5%+1500*10%+500*15%=250 全年纳个税250*12=3000
甲: 1. 每月5000,个所税(5000-2000)*0.15-125=325元,全年3900 2.用月薪+年终一次奖:月薪(4000-2000)*0.1-25=175元,全年2100元,年终一次奖12000元*10%-25=1175元合计:3275元用第二种方案乙:每月10000元,个所税(10000-2000)*0.2-375=1225元,全年14700元2.用月薪+年终一次奖:月薪月薪(4000-2000)*0.1-25=175元,全年2100元,年终一次奖52000*0.15-125=7675元 合计9775元用第二种方案楼上的不对啊
O(∩_∩)O~ 电子商务时代,在家轻松做兼职,获得永续收入,利用网络赚钱,永不失业。 详情登陆网址了解: http://www.kupig.ws 23
Q2:税务筹划者常用的筹划方法有哪些?
税务筹划者常用的筹划方法有:
选择低税负方案,滞延纳税时间。企业常用的税收筹划方法:筹资方案避税法;投资方案避税法;成本费用避税法。
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税务筹划者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活动以达到减轻税赋目的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我之前好像有了解过同同方法一般,都是指这些,然后还有那些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收入税收筹划,就是通过对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时间、计算方法的选择、控制,以达到节税目的的筹划。
个人税收筹划的常用方法:选择低税负方案,滞延纳税时间。
企业常用的税收筹划方法:筹资方案避税法;投资方案避税法;成本费用避税法。
Q3:企业进项少、进销差价大,缺少成本发票,该如何做好税务筹划?
企业进项少,直接的结果增值税实际税负相对较高;进销差价大,毛利率相对较高。缺少成本发票需要分析是主动因素还是行业特性。根据题主表述的情况,这样的经营主体整体营运较好,管理上规避不合理因素对于税务筹划会更好!
本文所说的税收筹划是根据现行税法及相关法律规范,选择适合经营主体的优惠政策,结合经营主体实际,找到确实适合经营主体实际情况的政策并改进内部管理,达到整体规划纳税安排的行为。与打政策擦边球,让经营主体涉险,让业主冒着违法的风险有本质的区别!
一、企业进项少,增值税怎么办?
1、行业特性为进项税额少的经营主体,是所处的行业特性造成的。也就是说,无论从改善外部环境还是从加强内部管理,进项税额均不会达成明显增加的结果!这样的情况,对于现实某些行业,是真实客观存在的!
这样的现实,给许多经营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降低经营主体增值税实际税负成为一个渴望获得变化的重要议题!极端的经营主体,在现实中虚构经济业务,支付对价的行为违法购买发票的行为确不可行。经营主体和经营管理人员的风险方面,法律不允许!
同时从经营主体经济利益方面考虑,同样是不可行的!上述违法买进虚假进项税额的行为,短期少承担了增值税。但从远期看,这样的对价必然高于实际税负,以补缴、罚款、滞纳金等形式完税,再加上违法买发票的对价。实际支出远远大于实际税负!
2、两点建议
1)、将经营主体转回小规模纳税人
第一个好处:超过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条件的主体,增值税实际税负小于等于3%!对于年不含税销售额超过120万元且不超过500万元的主体,进项税额严重不足的,是最理想的办法!同时,税负提前预知,对于成本费用、毛利率等指标可控!赚可以预知的钱!
第二个好处:对于年销售额不超过120万元的主体,合理安排销售,满足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条件,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可以无限趋近于0!
2)、严格控制经营主体的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
严格控制经营主体的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的建议,对于惰于行动的经营主体来说,有很多困难。但对于实干精神强的经营主体,方法是很多的,最直观的几个经营主体分流销售额的行为就非常有效!
年(连续12个月)不含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大概率会强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因此严格控制经营主体的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是为了增值税的整体规划!
对于已经申请或者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经营主体,2019年12月31日,是最后的窗口期。年(连续12个月)不含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主体,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有很多合法的途径,经营主体根据自身的事情情况可以做出选择!
对于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的主体,现行政策下,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就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二、缺少成本发票,企业所得税怎么办?
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造成应取得发票而没有正常取得成本发票的情况,唯一的路径就是加强内部管理,合理筛选供应商,没有其他办法!
对于行业属性决定,企业没有更多成本发票可以获取的情况,笔者从以下2方面入手:
1、核定征收
对于正常经营的公司制企业,某些行业决定了其取得成本发票的数量和金额有限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定征收!
以实例对核定征收做简要介绍:例如甲企业是建筑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提供劳务服务为主,企业进项少、缺少成本发票(或者取得难度大)、工资考虑社保等原因。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是年税务机关做出同意核定征收的意见。建筑业行业平均毛利率10%,计算全年480万元营业额的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480万*10%*25%,据此可以看出其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负为2.5%!
不利因素:主管税务机关是否做出核定征收的决定,经营主体是不能控制的,税务机关做出满意回复不是必然!
2、查账征收
合理分流营业收入,契合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小微企业税优政策
根据2019年小微企业普惠性税优政策,满足条件的经营主体,全年税前利润1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5%;全年税前利润超过100万元且不超过3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10%。也就是说,契合小微企业条件的企业所得税可以控制在5%到10%之间。
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占销售额的比重测算=480万*10%*(5%或10%)
3、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比较
根据上述两种征收方式的实际税负的比较,两种方案各有优劣!核定征收2.5%,但以全年销售额为基数。查账征收仅针对税前利润为5%-10%,实际占销售额的比重或许小于2.5%,且税前利润是据实,经营主体更具主动性!
三、进销差价大,或许利润非常可观
对于经营主体来讲,利润非常可观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负在2.5%左右,企业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除了放鞭炮,不需要其他更多的税务琢磨!
四、综述
企业进项少、进销差价大,缺少成本发票该如何做好税务筹划?根据笔者以上建议,企业主要税种:增值税0-3%,企业所得税2.5%左右,其他税费同时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对于经营主体的税务筹划来说最优!
笔者长期服务于中小企业,在不违法、降低经营风险和税务风险的前提下,上述建议最合理,同时也是现行最有效的办法,实际税负也是最低的!
当然,各经营主体的差异比较大,客户需要等因素的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在于给大家启发、引发讨论和思考!原创不易,仅供参考!
Q4:一般企业纳税筹划都会采用哪些方式方法
纳税筹划是在严格执行税法前提下,尽量减少缴税,习惯称其为节税。企业要正确地进行节税,需要通过以下的主要途径。
一、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的借款利息支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税前列支,而股息支出则只能在企业的税后利润中列支。从节税的角度看,企业适度向银行借款和企业间的相互融资,要比企业直接向社会筹资优惠。
二、选择合理的交易对象。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选择不同的供货对象,企业所负担的税负则不相同。例如,当供货方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时,企业购进货物后,可按销项税额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后的余额缴纳增值税;如果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其含有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税负比前者要多。如开专用发票也可抵扣一部分。
三、“避重就轻”转换纳税义务。
企业将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是指在同一经济行为中,有多种税收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避开“高税点”,选择“低税点”,可减轻纳税义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兼营非应税劳务进行的节税筹划。从税收角度来看,兼营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税种相同,税率不同。例如供销系统企业,一般既经营增值税率为17%的生活资料,又经营增值税率为13%的农用生产资料等。二是不同税种,不同税率。该种类型通常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既经营增值税项目,又涉及营业税项目。
四、合理列支各项费用。
企业可以在不违反税法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各项费用充分合理的列支,对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充分估计,缩小税基,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国家允许在费用中列支的项目,如分别按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应尽可能地提足提全。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损失,如坏账损失等,企业应充分预计,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按上限提足准备金。这既符合国家税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又能收到节税的效果。
五、降低应纳税额。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即计税基数和税率,计税基数越小,税率越低,应纳税额也越小。进行税务筹划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找到合法的办法来降低应纳税额。例如,某企业2005年12月30日测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2万元,则企业应纳所得税33066元(100200×33%)。如果该企业进行了税务筹划,支付税务咨询费200元,则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000元(100200-200),应纳所得税27000元(100000×27%),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进行税务筹划支付费用仅为200元,却节税6066元(33066-27000)。
六、权衡整体税负的轻重。
例如,很多筹划方案中都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的筹划。如某企业是一个年不含税销售额90万元左右的生产企业,企业每年购进的材料不含增值税的价格大致在70万元左右。该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健全,有条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公司产品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是17%,应纳增值税3.4万元(90×17%-70×17%);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6%,应纳增值税5.4万元(90×6%)>3.4万元。因此,仅从增值税角度考虑应选择一般纳税人。但实际上,虽然小规模纳税人多纳增值税2万元,但其进项税额11.9万元(70×17%),虽然不能抵扣却可以计入成本,从而增加成本11.9万元,所得税减少3.927万元(11.9×33%),大于多纳的增值税2万元。因此,企业在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时,不能仅把目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较少的方案上,而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选择有利于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方案。
七、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纳税人来讲,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的重点在于如何合理运用税收政策法规的规定,适用较低或较优惠的税率,妥善规划生产经营活动,使其实际税负最低,以达到节税的效果。例如,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对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对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此外,对用于支持农业以及教科卫事业发展的投资,国家也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经营者应参照政策规定,综合比较投资环境、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因素,决定投资区域、投资方向以及投资项目,合理进行税务筹划,以减少企业税负。
需要说明的是,纳税人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节税,一方面,要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统筹规划,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另一方面,要经常学习,了解国家税制改革动向及优惠政策措施的修订和调整,准确把握税收法规政策界限,深入研究税法的相关规定,防止因节税而引发其他问题。
Q5:小规模劳务派遣公司核定征收,所得税计算方式怎么计算?
5000/200000=1%,这个税负率在税务上已经很低了,当然你们是特殊行业,将帐务报表清理出来,拿去和税管机关协商,让其在核 定比率上降低,你们核定的是百分之十,这个比率是由税管部门认定的,但是可以申请降低。
企业所得税也有两中征收方式,查账和核定,按照全部收入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是核定征收,税务局这样要求,你就这样做就是了。不过你核定是10%?是有点高了,你去税务局问问可不可以降低
你好!小规模纳税人合理避税50%可搜“捷税宝”——顾问一对一免费筹划,政府支持包落地!
1.小规模纳税人核对征收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交所得税=收入总额* 应税所得率*所得税税率
2.企业所得税税率:
(1)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2)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的规定
1.企业所得税在国税,就应在国税申报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有核定征收。国税为方便管理,可以对你单位进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2.核定征收一般通过核定所得率或直接核定征收率。如果核定征收率(比如2%),那么你按营业收入乘2%为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如果核定所得率(比如20%),那么你按营业收入乘20%后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乘25%所得税率为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3.进项发票主要是针对增值税的,如果你们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进项发票开来也不可抵扣,所以开具普通发票就行。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