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增值税税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应交营业税劳务如何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如何填写利润表)
内容导航:
Q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如果是网上申报这个不要填,它自动生成
手工
第十二栏为上个月纳税申报表的基末留底税额
14栏为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转出金额
18栏你要计算,当进项大于销项时为销项,小于时为进项
30栏是你本月实际交的上个月增值税
我们公司小事少,一般只填第30行,把这个月实际交的填上就行了。其他各行都是自动生成的。
上期留抵税额指得是上月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余额数, 进项税额转出只针对“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数,实际抵扣税额指这月你认证的进项发票税额,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是你上月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Q2:劳务派遣如何做会计分录及填写利润表?
收到对方公司打来的款项1000元
借:现金 / 银行存款 1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
代发人员工资是800
借:其他应付款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管理费是200,这是你的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计提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 (200*5%)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 10
主营业务收入”这栏我是填200还是1000呢?
填200。主营业务成本不用填了。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800
主营业务收入200
利润表 主营业务收入填200 主营业务成本不应填
Q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应交营业税劳务如何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如何填写利润表
增值税向国税局申报纳税,营业收入中包括交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也包括交营业税的含税营业额。 也就是收入中包括国地税的销售额和营业额,但是税金分别交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应交营业税的劳务项目不需要填报在增值税申报表中,只需要对地税局申报即可。但是在利润表上要填报,营业税向地税局申报纳税
我是来看评论的
Q4: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
1\第15项的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是针对出口货物的,你公司没有出口,该项不用填写。
2\应抵扣税额为进项税额-进行税额转出=—13万元。
3\实际抵扣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税额=—13万元
7份吧,只要看增值税发票汇总表上的期初库存份数+当月购买份数-期末剩余份数即可
买发票时把作废发票的三联都拿去给他们看一下,网上报完税去税务局送申报纸质资料时也要给检查下,这个好像每个地方不一样的
Q5: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怎么填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应交增值税”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如下:
1、“年初末抵扣数”项目,反映企业年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本项目以“-”号填列。
2、“销项税额”项目,反映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庆收取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销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3、“出口退税”项目,反映企业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款。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退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4、“进项税额转出”项目,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记录填列。
5、“转出多交增值税”项目,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多交的增值税。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6、“进项税额”项目,反映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7、“已交税金”项目,反映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已交税金”专栏的记录填列。
8、“减免税款”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减免税款”专栏的记录填列。
9、“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10、“转出未交增值税”项目,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未交的增值税。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未交增值税”各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有关记录填列。
扩展资料: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应交增值税详细情况的报表,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我国1993年税制改革之后,增值税实行抵扣税制和价外计征的办法。相应地,会计核算上,企业(一般纳税人)也需要设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及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一般纳税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填写:
1. 进项税额:是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蓝色登记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红色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
2. 已交税金:填企业当月上缴本月增值税额。
3. 减免税款: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
4. 转出未交增值税
填企业月终转出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5. 销项税额:填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6. 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7. 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扩展资料: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应交增值税详细情况的报表,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我国1993年税制改革之后,增值税实行抵扣税制和价外计征的办法。相应地,会计核算上,企业也需要设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及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资料: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百度百科
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填写:
一、一般纳税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填写
(一)在“借方”反映的明细账
1、进项税额
三级科目“进项税额”核算的内容是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对于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色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已交税金
三级科目“已交税金”核算企业当月上缴本月增值税额。
3、减免税款
三级科目“减免税款”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三级科目“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5、转出未交增值税
三级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企业月终转出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二)在“贷方”反映的明细账
1、销项税额
三级科目“销项税额”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出口退税
三级科目“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缴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3、进项税额转出
三级科目“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按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税额的部分,应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同时,贷记本科目。
4、转出多交增值税
三级科目“转出多交增值税”用来核算一般纳税人企业月终转出多缴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当前预缴税款与余额比较,按照较小金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填写
对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其销售收入的核算与一般纳税人相同,也是不含增值税应税销售额,其应纳增值税额也要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所不同的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需要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贷方设置若干专栏;
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已缴的增值税额,贷方发生额反映应缴增值税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缴纳的增值税额。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内容及填列方法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应交增值税”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如下:
1、“年初末抵扣数”项目,反映企业年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本项目以“-”号填列。
2、“销项税额”项目,反映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庆收取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销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3、“出口退税”项目,反映企业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款。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退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4、“进项税额转出”项目,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记录填列。
5、“转出多交增值税”项目,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多交的增值税。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6、“进项税额”项目,反映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7、“已交税金”项目,反映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已交税金”专栏的记录填列。
8、“减免税款”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减免税款”专栏的记录填列。
9、“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10、“转出未交增值税”项目,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未交的增值税。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未交增值税”各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有关记录填列。
填列方法
(1)“年初未抵扣数”项目
反映企业年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由于贷方专栏的“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之和小于借方专栏的“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和“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之和,差额为未抵扣数。如果有未抵扣数,表中以“–”号填列。
(2)“销项税额”项目
反映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销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3)“出口退税”项目
反映企业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款。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退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4)“进项税额转出”项目
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式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记录填列。
(5)“转出多交增值税”项目
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多交的增值税。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6)“进项税额”项目
反映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7)“已交税金”项目
反映企业已交纳的增值额。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已交税金”专栏的记录填列。
(8)“减免税款”项目
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额。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减免税款”专栏的记录填列。
(9)“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项目
反映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的记录填列。
(10)“转出未交增值税”项目
反映企业月度终了转出未交的增值税。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的记录填列。
(11)“年初未交数”项目
反映企业年初未交增值税。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年初贷方余额填列。借方余额表示多交,多交增值税的以“–”号填列。
(12)“本期转入数”项目
反映本期已交增值税小于应交增值税应转入的应交未交数(或本期已交增值税大于应交增值税应转入的多交数)。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记录填列;如为借方记录的为多交增值税,以“–”号填列。或根据 “转出未交增值税” 项目直接填列,如为“转出多交增值税” 则以“–”号表示。
(13)“本期已交数”项目
反映本期交纳上期未交的增值税数。
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记录填列。
(14)“期末未交数”项目
反映期末应交未交数(或多交数)。
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多交的增值税以“–”号填列。
三、业务处理
增值税的缴纳有预缴和正常缴纳,预缴通过“已交税金”,正常缴纳通过“未交增值税”,下面举例说明:
1、本月预交增值税100元,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2、本月实际销项税额为1000元,进项税额为850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150元;因已预交100元,下月初尚需交50元,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5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50
3、月初交纳时,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50
贷:银行存款 50
4、如果本月销项税额为920元,进项税额为850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70元;因已预交100元,多交30元应转出,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0
(注:多交的30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
5、如本月实际销项税额为830元,进项税额为850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为-20元,即下月可留抵进项税额20元;因已预交100元,多交100元应转出,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00
(注:期末未抵扣数(以“-”号填列)-20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转出多交增值税只能在本期已交税金范围内转回,此题转出多交的增值税只有100万元,而不是120万元,借方与贷方的差额20万元属于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6、假如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10万元,未发生已交税金,则月末不需编制会计分录,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10万元,属于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根据“表从账出”的报表编制原则,本表编制所列数据为两类:
1.以账面的发生额填列的项目:“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专栏中有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明细账中的借方或贷方本期数。
2.以账面的余额填列的项目:“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年初借方余额以负号填“年初未抵扣数”,期末借方余额填“期末未抵扣数”。以“未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年初、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年初未交数”、“期末未交数”(借方余额以负号填列)。
表中主要项目填列说明如下:
(1)第1行“年初未抵扣数”(用负号反映),在下列情况下才有数字填列:上年度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未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完进项税额时;上年度前期销项税额虽大于进项税额,又已缴纳过增值税,但后期进项税额大,未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完进项税额时;开始实行增值税时,企业按税务部门规定从存货(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分离出来的进项税额分期抵扣尚未扣完时。除上述情况外,第1行应无数字填写,也绝不能填正数。
(2)第4行“进项税额转出”,反映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例如,风灾、水灾等损毁原材料报废时,其相应的进项税额就要转出。 (3)第5行“转出多交增值税”和第12行“转出未交增值税”,在同一企业同期中是不会同时出现的,要么本期存在应交未交情况,要么存在多交情况。其填列方法如下:
先计算出应交增值税。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交增值税=1行+2行+3行+4行-8行 再根据计算结果填列:
若结果为负数,表示有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说明本期没有应交增值税。这时,如果第9行“已交税金”有数字,就表示已交的税金全部是“多交”的,就要将第9行的数字如数填入第5行“转出多交增值税”。这时表中的关系是:5行=9行。
若结果为正数,则表示本期实现了增值税,有应交税金。要将此结果即应交税金减去第9行“已交税金”。相减的结果也有正、负两种情况:如果差额是正数,则表示有欠交,应将这个差额即欠交数填入第12行“转出未交增值税”。这时表中的关系是:12行=1行+2行+3行+4行-8行-9行。如果差额是负数,则表示有“多交”,应将这个差额数填入第5行,这时表中的关系是:5行=1行+2行+3行+4行-8行-9行。企业还应将第5行或第12行的数字填入第17行“本期转入数”中。但对于汇总企业来说,这两行可能都会有数字。汇总企业“本期转入数”的填列方法是:将第12行与第5行轧抵后的数字填入第17行。这时表中的关系是:17行=12行-5行。
(4)第8行“进项税额”,反映企业在进货中已经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数额,并且是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数额。
(5)第9行“已交税金”,反映本期交纳的本期实现的税款(必须是在月底以前交纳的),第18行“本期已交数”,反映本期交纳上期的欠税(包括税法允许的本月10日之前交纳属于上月的税款。因为这部分税款在税法上不作欠税处理,但会计上则作欠税处理)。对于本期交纳以前的欠税,应该填入第18行“本期已交数”中。这样,如果要计算企业总共交纳了多少税金,把第9行与第18行的数字加起来即可。
(6)第15行“期末未抵扣数(用”-“号填列),与其他行次间的相互关系是:15行=1行+2行+3行+4行+5行-8行-9行-11行-12行。 (7)在一般情况下,第1行“年初未抵扣数”和16行“年初未交数”,只能其中一行有数字。
(8)第17行“本期转入数”(多交数以“-”号填列),是用第12行“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去第5行“转出多交增值税”的差额填列,若第5行数字大于第12行数字时,则用负号反映。
(9)第19行“期末未交数”,与其他行次间的相互关系是:19行=16行+17行-18行,即:期末未交数=年初未交数(多交数以负号计算)+本期转入数(多交数以负号计算)-本期已交数。“本期转入数”是指本期未交数或本期多交数的转入数。
如果是汇总单位,本期转入数是指本期未交数与本期多交数的差额。 (10)第20行“增值税应纳税额”,是指本年度的应交增值税金额,不包括第1行“年初未抵扣数”。即: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由于“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不能直接表明增值税的应交数、已交数和欠交数情况,因此,必须通过计算得出结果。无论对独立核算企业,还是对汇总单位,都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1行+2行+3行+4行-8行-10行-11行+17行+5行-12行
本期已交增值税=9行+18行 期末未交增值税=15行+19行
根据“未交增值税=期初未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已交增值税”的公式,
表中还应满足下列关系:
15行+19行=16行+(1行+2行+3行+4行-8行-10行-11行+17行+5行-12行)-(9行+18行) 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编制举例
为了说明在不同情况下“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编制方法,现举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并列示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例]m公司1~3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月份:m公司销项税额为1000000元,当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800000元,应交增值税200000元,公司因故未缴。月终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0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00000 2月份:m公司销项税额900000元,当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000000元,则结转下期应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0000元。月终,不必进行专门的会计处理。结账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余额为100000元,即表明应继续抵扣的税额。
3月份:m公司缴纳1月份欠缴的增值税200000元,并缴纳滞纳金180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营业外支出 18000 贷:银行存款 18000
罚款的会计处理同上。不论滞纳金、还是罚款,在计算所得税时,均应调整增加应税所得额。
m公司销项税额1500000元,当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100000元,再抵扣2月份尚未抵扣的100000元税额后,当月预缴增值税3100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310000 贷:银行存款 310000 结转当月多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0000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