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劳务派遣能转正?)

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劳务派遣能转正?)

内容导航:

Q1:请问:已签劳务派遣合同员工可以申请转正吗?

按实际情况是没有机会转正的。 劳务派遣合同是指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和用人单位与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派遣至用人单位工作,所以你与用工单位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没有转正这一可能。 劳务派遣合同它的关系涉及到劳动者、派出公司、服务单位三方。一般事业单位没有编制时候但又需要用人时候就会用派遣人员,而派遣人员是属于劳务派出公司的人力资源,暂时还不属于用人单位员工,等到用人单位有编制后可以转为用人单位员工。但是所享受的待遇和社会保险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都是一样的

Q2:劳动派遣工能转为正式的吗?

组织关系在派遣公司、除非直接来工作企业面试

如果在机关事业单位,除非你参加统一招考,比如公务员考试,否则没有转正的机会

在企业的话,能否转正要看单位的意愿

现行法律规定并不禁止劳务派遣工与被派遣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只要当事人协商一致,当事人可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可以啊,我有亲戚就是邮政劳务工,现在国家逐步取消劳务工的工种,满足一定考核条件就可以转正

可以的。但机会很小。

Q3:劳务派遣能转正?

可以转正,劳务派遣一般规定和签订两年的合同,你先和派遣公司解除合同,然后看用人单位能不能接受就是了,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是不接收这样的情况的

如果你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做派遣,除非你参加本单位的公开招考,否则没戏。而如果实在其他单位,转正希望不大,但是有希望,而且一般都要熬四五年甚至更久才会有机会

永远不会转正的,虽说劳务派遣一般规定和签订两年的合同,但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劳动合同法会不断的在两年里给你换东家,我们单位有个女的干了五年还是劳务派遣工,人已经有点痴呆了~~~

Q4:劳务派遣工干好了会转变身份,成为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作为一个经过自己努力从派遣人员转正为正式员工的人,明确告诉你这是可行的。至于需要的条件,各个单位要求应该不同,小雷是通过参加转正考试最后成功突围转正的,将自己的经历说一下吧。

首要条件是要能够报名参加转正考试,一般会有工作年限要求和考核要求,小雷第一年就是因为工作年限不足,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然后对于年度考核会有一定要求,比如要有两年优良以上的考核结果。

其次就是参加笔试。小雷以前所在的是一家央企,转正都是全省统一考试的,确定一个周末的时间各地市分别组织笔试,笔试内容包括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以及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

最后就是面试了。按照笔试成绩排名筛选进入面试,这个还是非常公平的,但是进入面试后主观因素的影响就很大了。因为面试的大部分都是单位领导,只有一两个是外面聘请的专家,所以如果平时和领导关系好的就很占优势了。那时候,因为并没有公布笔试和面试成绩,最后转正的基本都是一些小领导,小雷后来知道,自己是因为笔试成绩是全市第一才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不过这种考试并不是每年都有,主要看各个企业自身的需要,而且名额也非常少,一个地市差不多上千的派遣人员只有5个左右的名额,转正后的待遇和校招员工是一样的,所以竞争压力也非常大。

不过,随着14年《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发布后,为达到“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这个要求,小雷所在的企业对于劳务派遣员工进行了大规模“转正”,这次转正只是从和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换成了直接和单位签合同,但是待遇上并没有实质变化,而以前那种转正就再也没有了。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Q5:劳务派遣工有可能转正吗?

派遣工能不能转正?一句话机会不大。

为什么呢?

首先谈派遣工的性质一一派遣工是劳动服务公司向用人单位派遣工人为其服务的一种工种。就是说你是由劳务公司派出帮这个单位做事的。你的劳动关系是在劳动服务公司,与现工作的单位没有劳动关系。

这就说明,真正的劳动关系是劳动服务公司与你工作的单位发生。

还说白一点,还说清楚一点是你去做活,劳动服务公司去谈你的工钱,并帮你把钱收后从中打了个俗话说的“斗子",他们官方讲的管理费后再给你,所以你的工资很低。

从这个方面看,你不都不是你工作单位的人,你连临时工都不是一个,你的身份是别人喊你(指派)你来这里帮他做工的人,怎么能转得了正式工!

不过有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小。条件是你特别的优秀并有一技之长,在这家公司人缘好了,你可与之高量,与劳务派遣公司解除合同,由用人单位直切聘用。

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很少。

说句实话,我们现在的劳动市场很混乱,劳务公司多为剥削性质,但合法,使劳动者利益受到伤害。而且同工同酬是句空话,同工不同酬处处可见,但无一处受到处罚或整改的,让人心寒又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