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不同?
内容导航:
Q1:合同工与劳务派遣有什么区别~
你好,如果你是合同工,就是你和这家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合同关系,也就是说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你和这家单位来处理。如果你是派遣工,就是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不是这家单位的员工,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你、单位、派遣公司三方来解决,如果你公司解聘你的话,你会直接被退回派遣公司。
单位你好,就是你和这家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就是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你和这家单位来处理,也就是说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并不是这家单位的员工,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合同关系、派遣公司三方来解决,如果你是合同工,你会直接被退回派遣公司。如果你是派遣工,是你,如果你公司解聘你的话
Q2: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不同
派遣合同就是你和一家单位签了正式合同,然后再把你租借到其他单位。
派遣合同是与派遣公司签,与用工单位没有直接的劳务关系,
正式合同是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是同一家,用直接的劳务关系
你要问的是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吧?
两种法律关系,
派遣是劳务关系,是劳动者和具体用人单位的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的合同.
百度一下:大连吴晓敏律师,我的博客里有很多法律常识,希望对你有用.
yjpБ≈q(锭pБ≈hrěⅦb浓mnⅠ
没有不b同,都是劳动合同,只是合同签订1的对象不a同而已b,准确的说:劳务派遣合同是劳务公0司和用工h企业之y间的约定,而你作为4劳动者,还是要和劳务公5司签订4劳动合同,也v就是所谓的正式合同。
Q3:银行的合同制,劳务派遣还有正式工都有什么区别?
合同工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式工,也就是所谓有编制,与银行本身签劳动合同。没编制的指的是与银行、农信社或劳务公司签劳务派遣合同的。
劳务派遣协议工——有部分银行或农信社对前台柜员、信用卡营销员、电子银行营销员等中低端熟练工种或短期雇佣关系的岗位招聘形式采用劳务派遣。
正式工——相对重要岗位的员工则采用行业编内员工编制,也就是转正。
转正有的是指过了试用期(3-6个月)签正式劳务合同,可能是编内也可能是派遣;也有派遣制员工因工作表现优异,多次受到表彰,岗位调动,学历提升,派遣制工龄几年以上(CCB BJ是5年)才给转成银行正式员工,也叫转正。
目前,银行系统的校园招聘存在两种用工制度:一类是劳动合同制,一类是劳务派遣制。这两类分属于不同的用工方式,在工资、福利及待遇方面会存在一些差异。
劳动合同制员工是和银行直接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正式工,大家比较有疑问的“定向招聘”也属于正式工,因为定向招聘的公告里明确说了是“录用后直接与银行签订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制员工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然后由劳务公司派到银行提供的岗位工作的员工,虽然不属于银行合同制员工范围,但是属于从业人员统计范围。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劳动合同签署方的不同。只要是直接与银行签订劳动合同的,就是银行编制内的正式工,待遇也不会相差太远,而劳务派遣制员工,虽然没有与银行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仍然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而且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和考试等渠道转为正式工,并且有劳务派遣的学生反馈证明,劳务派遣制员工的待遇丝毫不比正式工差,甚至更好。
所以建议你只要是招聘条件符合自己的,就尽力去争取,不要因为用工形式而犹豫或者放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Q4:劳务派遣与合同工的区别
劳务派遣与合同工的区别是:
1、概念不同:劳动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新型用工形式。合同工,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
2、主体不同;
3、劳动关系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Q5:为什么好多单位招工都是劳务派遣,合同工,却干着正式工的工作,工资却比正式工低?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需求、供给、及中介。
一、劳务派遣的定义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等等,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劳动者输送到其它用工单位的行为。
一般由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然后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工资。
二、劳务派遣、合同工产生的原因
1.企业对劳务派遣员工和合同工的需求
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员工,主要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比如公司里不时会出现由于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员工,但岗位不能空着,这个岗位上的工作还是需要有人去做。
这时候,企业就会考虑招一个实习生或是使用劳务派遣员工来完成休假员工的工作。又或者,一个生产皮鞋的企业很可能会将不涉及业务主线的工作交给派遣员工去做,比如保安、保洁等。
除了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成本,使用派遣员工还可有效减少劳动争议。
比如,当劳务派遣公司A派遣员工B到企业C,那么,当员工B和企业C产生劳动争议时,由于员工B是和派遣公司A签订的劳动合同,所以此时员工B和企业C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劳动关系,彼此之间发生的纠纷就不属于劳动争议。
员工B若提起劳动仲裁申诉,应以劳务派遣公司A为被申诉人,而实际用工单位C只是在必要时可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仲裁活动。这样一来,就能大大减少了人员管理成本与纠纷。
2.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工自身的选择
如果能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而不是以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工的身份进入一家好公司,那我想谁也不会选择劳务派遣或合同工。
但很多情况下,他们并没有这样的选择机会,用工单位人员饱和、编制已满,又或者以自己的能力和资历无法通过该公司的面试时,成为该公司的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工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虽然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低于正式工,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他们是没有收益的。进入一家公司,认识公司里的人,接触到公司里的工作,了解到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都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的。
而且,我也有听说有劳务派遣的员工因为能力突出,在用工单位里转为了正式员工。
3.劳务派遣公司提供人才资源
有需求也有供给,自然少不了中间联系两方资源的平台,劳务派遣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他们为用工单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通过赚取类似中介费的服务费获得收益。同时,他们有着丰富的处理用工风险经验,也通常会配备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的法务人员,最大限度的帮助用工单位降低用工风险。
三、派遣用工规定不明,需尽快完善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明确,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违反“三性”原则,将面临被处罚的行政风险,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受伤后的连带赔偿责任。
“临时性”的立法本意是岗位存续不超过6个月。“辅助性”被限定于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上。“替代性”强调被派遣劳动者可以在一定期间内替代单位里由于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劳动者。
由于被派遣员工因为法律上的辅助岗位的定性,使得工资往往是由最低工资加上微簿的加班费构成。有的派遣工薪资甚至不足正式工基本工资的1/3。
由于“三性”原则很难理清,很多企业就此抓住了空子。有的企业将派遣员工安排做正式员工的工作,有的企业则将大量的正式职工改签派遣合同降低工资成本。
而在国外,虽然也采用派遣用工,但派遣工与正式工的待遇相差甚少,而且劳工法保护派遣工最低工资。
“完善派遣用工的法律法规,维护被派遣员工和合同工的利益”是改变如今劳务派遣、合同工干着正式工的工作,却拿着比正式工低很多工资这种不公平职场现象的关键。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