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派遣的工作能干吗?
内容导航:
Q1:劳动派遣的工作能干吗?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劳动派遣也是一份工作,也是一样的享有劳动法的保护。但是因为存在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这三个劳动关系,若不太懂得对劳动派遣的劳动关系处理,就容易被坑。所以要注意签订时的各事项一定要在劳务派遣合同里注明写清楚。
找工作者一样都是要认真对待找一份工作是否合适,不是为了生活而找工作。劳动关系的建立可以多重性,只要认知其中的要领和注意事项都不是一个大问题,而重点是劳务派遣的工作是否是你想要去做的,他只是一个中介,而不是劳务派遣的工作能干否的问题了。几个注意事项,签约时供你参考:
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七条,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
1、派遣的工作岗位名称和岗位性质;
2、工作地点:
3、派遣期限:
4、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
5、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
6、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项:
7、被派道劳动者工伤、生育或者患病期间的相关待遇:
8、劳动安全卫生以及培训事项:
9、经济补偿等费用:
10、劳务派遗协议期限:
11、劳务派遣服务费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12、违反劳务派遣协议的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纳入劳务派遣协议的其他事项。
若您觉得此回答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请点个赞或评论一下吧!
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有您的关注是对我的鼓励和推动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Q2:劳务派遣合同工和社保局合同工有区别吗
劳务派遣合同工和社保局合同工应该都属于合同工,只是隶属的单位不相同而已。
劳务派遣员工:主要是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由劳务派遣公司将劳动者派遣到相关单位。对于劳务派遣公司劳动者是输出人员,对于输入单位劳动者是输入人员。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都应该由输出单位为劳动者代扣代缴和缴纳。输入单位为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报酬的多少由双方公司协商。劳动者和输入单位之间是劳务关系,会签订一份劳务协议。这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在内容上是不一样的,劳动者在输出期间,要遵守输入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
合同工,就是劳动者和这家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合同关系,也就是说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劳动者和这家单位来处理。派遣工,就是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不是这家单位的员工,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劳动者、单位、派遣公司三方来解决,如果劳动者公司解聘劳动者的话,劳动者会直接被退回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劳动者派遣到需要用工的企业上班。企业需要支付劳务派遣公司一定的服务费用,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劳动者之间。正式工指劳动者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派遣工和正式员工区别是:1、签署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同。正式员工是劳动者与工作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工作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发生劳动争议,由劳动者和工作单位双方处理。派遣工是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被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用工单位去工作,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双方处理。2、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不同。正式员工,劳动者与工作的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派遣工,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与用工单位没有劳动关系。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三条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性岗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
有正规合同,并且在档案里有记载,就可以算视同缴纳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Q3: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工作值得去吗
如果你想被人压榨、徒然蹉跎青春、低人一等工作,那么你就可以去!
作为一个曾经7年的劳务派遣,可以很负责任的这样对你说!
一、劳务派遣是畸形而极度不平等的制度
劳务派遣的本意是出于人力资源的一种共享制度,类似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共享外卖小哥送外卖。但是却被国内的企业用作成是逃避企业责任、逃避用工风险、克扣用工成本的一种的畸形制度。
就像是旧社会的地主一样,招聘长工来帮自己做事,自己五体不勤长得脑满肠肥的,长工却个个面黄肌瘦,为了生存不得不咬牙坚持,时时刻刻遭受地主的压迫。
二、同工同酬也不能掩盖的压迫和剥削
虽然国家现在严格管控劳务派遣,要求了派遣制员工的占比和同工同酬的规定。但是这样依然不能掩盖对派遣员工的压迫,做同样的事,承担更多的工作,去不能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培训提升,更不要说晋升通道。你的岗位是你的职业起点也是你的职业终点,从进入那一天就注定了。
三、一句“有机会转正”骗了多少人的青春
这句话是用人单位惯用的谎言。一句“有机会转正”就吸引了无数年轻人飞蛾扑火一样的进入到派遣制里面,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实际上这种转正机会几乎为0。
偶尔有1、2个名额出来,都是提前被各种关系户内定了的。
而且你还是逢进必考的事业单位,你觉得可能吗?
Q4: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岗位值得一去吗?
第一,事业单位,国企的社平工资远远高于非国经济的社平工资,2018年国企社平工资是6000多元,而非国经济社平工资才3000多元。从宏观面上,国企的收入不低,至少在当地处于较高水平。即使你说的只有两三千元,一般是偏远地区国企的一线员工,与其对应的当地私企一线员工估计更低。国企员工辞职向更低的私企一线流动,你不是傻子吗?从大概率上来看,国企收入普遍高于非国企收入,从宏观面上看辞职的动机不大。
第二,国企的收入性价比比较高,国企两三千工资,加上高标准、足额缴纳的五险一金,比如,住房公积金按照12%交,还有企业年金按照4%交的话,如果单位有良心,可能按照最高限度给你交(工资3000元,可能按6000基数给你交),这一块的收入就有几千元了。国企还有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大病报销到95%以上,解决了后顾之忧。国企一般都有福利房、政策房,即使没有,也会给员工住房补贴、租房补贴,这块钱额度比较大,好国企甚至每月几千元。再有其他福利津贴,交通通讯、防暑降温、卫生洗理、年假补贴,等等。到手两三千,加上公积金就到了三四千,再加上其他津补贴福利,可能就到了五六千。民企私企出价五六千,看似翻了一倍,你觉得国企员工会辞职吗?
第三,国企的稳定感、安全感和安逸感,远远超过民企私企。还有国企工作相对清闲,双休日一般不加班。你换个私企民企,给你五六千,恨不能榨干你。国企的时薪比民企私企要高。有了休闲时间,既可以吃喝玩乐,也可以做一点自己的事情。有的国企人,利用业余时间,做点小生意、做做自媒体、玩玩微商、摆摆地摊,也能挣不少钱。
第四,国企也有不少辞职的人,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一线劳务工,转正没有希望,又没有福利,两三千元不够养活自己;第二类是年轻毕业生,入职前以为是来当白领的,结果一竿子捅到基层一线,甚至偏远地区,又调不出来,愤而辞职;第三类是有技术有资源有背景的人,被民企私企高薪挖走,利用过去的资源做生意;第四类就是得罪了人、犯了错误、被处分、受打压,只能辞职。一般国企人习惯了这种国企生活,不会辞职的,甚至一家三代人都在一家大企业里生活,养成了习惯,培养了感情。
Q5:事业单位(派遣制)和央企哪个好?
如果央企有正式身份的话,必须是央企。央企本身并不差,待遇上并不像事业单位规定的那么死,尤其是效益好的单位,待遇应该是比较不错的,并且央企也算是比较稳定的,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当然并不是说事业单位不好,但是若是派遣,真心不建议选择。派遣对于劳动者来说百害而无一利。我就曾经干过几年的派遣,虽然现在转了正,待遇大有改善,但那几年对我的影响一直递延到今天。所以说,除非实在找不到工作,尽量不要选派遣。另外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改革,你所面对的这家单位以后会改成什么样子也不好说。
主要还是要看岗位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新闻宣传的话,也很一般,,,,相对央企,做的是实业,如果你是男生的话,有喜欢做实事的话,建议选择央企,,祝你好运!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不能光看工资,要看那个对你更有前途,或那个你更适应适合。此外,单位的氛围也重要。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