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务承包合同?劳动合同该不该签?

企业劳务承包合同?劳动合同该不该签?

内容导航:

Q1:为什么有些公司非要搞个劳务派遣?用人单位直接面向社会招聘不行吗?

劳务派遣工的工资与五险一金并不由用人单位支付与缴纳,本质上劳务派遣工不属于用人单位,而属于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能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特别是对于国企与事业单位而言,最直接的就是五险一金与各类福利。虽然劳动合同法里,正式工与劳务派遣工在用人单位应享有同等福利,但实际上做到的企业很少。

国企与事业单位五险一金为满额缴纳,假设员工全为正式工,要是给全部人员缴纳满额五险一金,势必会大幅增加企业压力,要是五险一金缴纳人数少,就意味着企业用工人数不足企业难以发展。为什么不直接社会招聘?而是在企业与员工中加上一个劳务派遣公司,显然是为了突破人数限制、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与规避纠纷。

劳务派遣工

城管部门由于编制限制,会存在大量劳务派遣人员。这些派遣人员往往工作在一线,抓小贩的城管大部分也就是此类城管,有编制的城管人员好不容易考了个编制,去街头和小贩争论,一不小心还可能吃处分,明显不值得,所以大部分有编制的城管人员不在一线。由于工作内容,出现恶性事件的概率不低,让派遣人员去处理与小贩之间的纠纷,若是属于城管方的错误自然就由派遣人员承担责任。城管部门和劳务派遣公司签派遣协议,而派遣人员与劳务公司签合同,城管部门与派遣工之间只存在一种有偿使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能避免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的纠纷,另一方面发生恶劣事件时,责任也不容易归于用人单位。

举个例子甲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1000名基础岗位员工,对比甲企业自身与员工签合同,采用劳务派遣人员对于企业更有利,能节省不少钱,通过这些节省的钱还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劳务派遣此种方式,这1000个岗位会实实在在得促进就业。

劳务派遣的盛行本质上也是在于人口红利,由于劳务派遣人员众多,企业不担心这些劳务派遣人员走后没人弥补,供大于求就能不断限制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水平,再利用多出来的钱发展企业。所以劳务派遣只对企业有利,对于促进就业或是劳务派遣人员本身并不友好。

Q2:现在,有的企业仍然与劳动者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请问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1、这种劳动用工方式,大多在大中型国有企业较多,这是劳动合同法本身就为这种用工打开了绿灯,为大量的同工不同酬制造了温床,这是国家法律法规带来的必然结果。

2、就目前的用工体制,现行法律在实践中很难处理,而且这种状况主要都是涉及到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法律的天平是一边倒的。不过你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交一份劳动仲裁申请试试看。

3、同工不同酬不光是违法还是人为制造社会不公,将员工分成三六九等,这种“按身份分配”违背按劳取酬原则,构成对一部分劳动者的歧视,侵犯了他们获取劳动报酬的权益,损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同时,同工不同酬还容易让高薪员工产生优越感、失去进取心。这些道理,用人单位并非不明白,他们之所以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一方面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同工不同酬可以大大减少薪酬开支,降低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则在于掌控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不肯让体制外的人分享体制内的好处,用工双轨制成了维护一部分人既得利益、剥夺另一部分人正当利益的工具。

5、从这个角度看,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用工体制转轨不到位。实现同工同酬,必须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打破少数人的既得利益,从体制上消除员工的身份差别。

先纠正你的问题:企业不能和员工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企业和劳务公司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和同,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劳务派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肯定很有发展空间,只不过现在这行业发展的不是很成熟,很多人对于他还有很对误解。

90%的企业施行劳务派遣用工~ 一样同工同酬的!

有的,这都是私人单位的多,为的就是不给员工相应的国家规定的福利。

Q3:劳务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 那么劳动合同因该怎样签,签合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一些法律专家认为,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件事: 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全。劳动合同有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要签书面合同,并且要求保留一份合同,现在有些单位用人很不规范,不愿意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想以此逃避一些责任,也有的单位领导图省事。这是对劳动者极不负责的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 这样,如果发生劳动纠纷、争议,就有法律依据。 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这一点往往被劳动者所忽略,有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往往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员工。这种方法对用工单位来说,省事又省钱,可以不对劳动者负任何责任。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多听、多想、多看(参看别人的合同),避免签“口头合同”、“不全合同”、“模糊合同”、“单方合同”以及一些危险性行业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工伤概不负责”的生死合同。 一边倒合同不能签。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所以,相当一些劳动者为了得到一份工作,在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单方制定出的劳动合同文本,心里可能有很大的意见,但因怕得不到工作,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人委婉的提出意见,往往被用人单位拒绝后,也不敢再坚持己见,只好委屈求全的在合同时签了字,先得到这份工作在说。 但是从法律角度上看,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是表示自己对这份合同认可,并愿意遵守和履行这份合同的行为。如果拿不出用人单位在签合同时采用了胁迫或欺诈的证据,就只能被认定为这使自己的真实意思所为,就不能说这是一份无效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该怎样签订? 1.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查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一份无效合同。 2.劳动合同应依法订立。只有主体和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3.合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4.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内容。采取书面形式是权利义务明确具体,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一旦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便于争议的解决。 5.合同的具体性。劳动合同字句要准确、清楚、完整、明白易懂,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否则就可能在劳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曲解,从而带来不必要的争议,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造成损失,也为合同争议的处理带来困难。 6、在不能肯定你工作的公司各方面都比较符合你的要求的情况,尽量一年一签。

劳务合同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两者都是以人的劳动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劳动合同依劳动法第16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而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1、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

2 、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

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外,更多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干预,劳动法对合同的订立程序、用人单位的义务、工作条件、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别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特别保护。

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其适用范围只限于单位用工方面,劳动者在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后,遵守其内部的规章制度,必须承担一定的工种或职务工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从属关系。而劳务合同则不具备上述特征。

5、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合同应属于民法调整。虽然合同法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适用民法来调整。

6、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后,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仲裁机构或法院可以裁判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样,合同解除应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而雇佣合同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法的规定处理;解除没有什么特别程序,双方均可随时解除雇佣关系。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两者都是以人的劳动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劳动合同依劳动法第16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而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1、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

2 、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

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外,更多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干预,劳动法对合同的订立程序、用人单位的义务、工作条件、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别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特别保护。

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其适用范围只限于单位用工方面,劳动者在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后,遵守其内部的规章制度,必须承担一定的工种或职务工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从属关系。而劳务合同则不具备上述特征。

5、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合同应属于民法调整。虽然合同法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适用民法来调整。

6、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后,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仲裁机构或法院可以裁判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样,合同解除应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而雇佣合同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法的规定处理;解除没有什么特别程序,双方均可随时解除雇佣关系。

你的可以直接诉讼的。

Q4:谁知道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分别,公司为什么要我们签劳务派遣合同

我们签的也是劳务派遣合同,对自己应该没有什么坏处。不过签合同的时候最好仔细看一下,还有你就职的那家公司是私营的还是国企呢?这个是需要注意。如果是国企那就没什么问题,还有就是要问清老员工那家劳务派遣公司在哪,一般签了合同的都需要交保险金那些,应该就是在那家劳务派遣公司交的

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劳动派遣是公司与公司(或者其他)之间的劳动力输出之类的,劳动合同是你与公司之间的用工协议,劳动派遣有没有无所谓(当然视情况而定),劳动合同是一定要签的

Q5:劳动合同该不该签???

现在的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就是鼓励用人单位签长期限的劳动合同的,

相反的恰恰是不主张一年一签。

所以签这个合同,不会因为期限长而有什么问题,如果在期限内自己不想干的话,只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用承担违约责任。

依照法律,劳动合同是必须要签的,否则用人单位会被处罚。

签合同并不是会给个人带来多少约束,相反它是权益的保障。有了合同,也一样可以随时申请辞职的,提前一月递交书面申请,用人单位是不能不批的。

现在的企业还有签10年的劳动合同,试问这个合同是合法吗?我听说的企业劳动合同一般是一年,你那个单位是娱乐公司吗,太离普了!你最好去问一下有关劳动部门,如果不合法你就秘密地去告他.

该签。有合同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反正按《劳动合同法》规定,你要辞职随时都可以且不受违约金限制,无后顾之忧的

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付双倍工资。你不愿意签,肯定要写申请,说明是你不签的,你就不能向公司主张要双倍工资。劳动主管部门来检查,企业也可以向他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