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是正式工吗(现在很多国企招聘都是劳务派遣,与正式工有区别吗?)

劳务派遣是正式工吗(现在很多国企招聘都是劳务派遣,与正式工有区别吗?)

内容导航:

Q1:国企外聘职工的问题

如果和国企“劳动合同”期满的话,他们可以把你们档案交由劳务公司改成劳务派遣,但是应该提前征得你们的同意。如果你们不同意那么没办法,可以走人,大不了赔偿点补助金。

如果不想干下去了,就解聘吧!

广东胡律师;

单位不跟你缴纳社保是违法的,你可以带上劳务合同去劳动局举报投诉。

但是你要不交接直接走人,如果对单位产生损失,单位是有权要你作出赔偿的。

Q2:目前哪个行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最多?原因是什么?

展开全部

和行业无关,和企业性质有关。

一般国有企业和外资独资企业 使用多。

国有企业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外资企业是不熟悉中国劳动力市场,全权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代理人事事务。

展开全部

有些银行 制造业 医疗等用的多 劳务派遣省钱 用工关系还是原来的单位 不用承担太多的保险及福利 而且一般都签时间不长 可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我个人觉得是承包工程的施工企业。我就是在这样的单位,像我们这样的单位一个项目部基本上有3-4个人为核心,也就是经理,副经理,会计之类的。剩下一个项目部用多少人,全是劳务工,这种人员不需要给他负担保险之类的额外费用啊,也便于管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展开全部

我个人觉得是承包工程的施工企业。我就是在这样的单位,像我们这样的单位一个项目部基本上有3-4个人为核心,也就是经理,副经理,会计之类的。剩下一个项目部用多少人,全是劳务工,这种人员不需要给他负担保险之类的额外费用啊,也便于管理

Q3:现在很多国企招聘都是劳务派遣,与正式工有区别吗?

首先说,绝大多数人都“歪用”了劳务派遣政策,让90%以上的劳务工吃了暗亏,企业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员工早已习惯成自然。2015年国家规范劳务派遣政策,企业用劳务工的比例不能超过10%。现在国企大批量招劳务派遣工都是违规的,只是大家不清楚政策,现实也法不责众罢了。国企招工,按照政策,90%都应该是合同工的。但他们为什么愿意招劳务工呢?就是因为与正式工不同薪酬待遇啊,归根到底是省钱省事身心。

第一区别:身份不同。正式工(正式合同制员工),与国企直接签劳动合同,俗称国企的自己人。劳务工是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是劳务公司的“人”,但不是国企的“人”,是劳务公司把自己的人派到国企来工作的。劳务工是国企干活,但不是一家人,是外人,开个玩笑,就是给地主家扛活的长工。

第二区别:待遇不同。正式工薪酬高,社保齐,基数高。一般国企是五险一金,好的国企是七险二金,多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内部建立了企业年金。劳务工薪酬低,要么没有社保,有社保也少、基数也低。至少没有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这一块钱也不少,一个月能差大几千元。为什么待遇低呢?因为国企使用劳务工的目的就是为了省钱,给你正式工一样的待遇,还不如招正式工呢。从这个设计目的出发,从骨子里就压低了劳务工的待遇。

第三区别:没有福利。正式工都有福利,这个福利是从工资总额里计提的,比如,2%的会费,2.5%的培训费,还是13%的福利费,另外还有1%的群团活动费,在福利费里还有困难帮扶救助金,等等。国企内部搞的政策房,这是一个巨大的福利,劳务工没有。国企内部搞的生活福利和活动福利,比如,运动秋游,发的服装、电影卡、蛋糕卡,等等,都没有。因为劳务工在劳务公司里发工资,国企内没有他们的工资总额,怎么提取福利费?

第四区别:没人管。国企有健全的管理机构,比如你的生老病死,都有人操心。比如,你生病了,有人慰问。工伤了,医疗报销一辈子。你的家属父母生病也要慰问。你的婚丧嫁娶,都有慰问。你的入职开始,培训发展,都有一套体系。你在劳务公司,他们不想管,也没有能力管,他们的盈利模式就是抽取管理费,最大限度克扣劳务工的成本。

第五区别:感受不同。劳务工就像企业里的长工,没有安全感,没有稳定感,也没有归属感。在企业里就是二等员工,看着同屋里的正式工吃香的喝辣的,看着正式工悄悄地发奖金,悄悄发苹果,心里不是滋味。而且,劳务工想转成正式工,基本没有通道了。想想自己也是干一辈子,都是“临时工”,没有根。劳务公司也发挥不了“娘家人”的作用。

很多人对劳务政策不理解,认为正式工都是考进来的,劳务工凭什么攀比正式工。其实,在很多国企,劳务工和正式工都干一样的活,但正式工的待遇是劳务工三倍,这是不合理的,也是违规的,只是大家习惯成自然了,法不责众了。如果劳务工从事三性岗位,收入低是应该的,但是大家在一个屋里办公,再故意分出三六九等来,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

Q4:劳动派遣工最多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多长时间?为什么?

最多可以干一辈子!劳动派遣工和正式工相比,干的最多,拿的最少,还被正式工各种鄙视,用工单位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样好的剥削对象啊!所以,只要劳务派遣工自己不主动提出辞职,通常都可以做很久的!

为什么我问答了这么多关于劳务派遣的问题,因为我有亲戚就是劳务派遣工,他在某巨型央企工作,从中专毕业进去,一直做了近三十年,快退休了,还是劳务派遣工。每年春节见到他,都是各种长吁短叹,让我对劳务派遣工有了深刻的认识。

劳务派遣用工,明明和正式工相比,工资低,工作量大,而且还受到正式工的各种鄙视,可谓身心都受到伤害,可为何主动辞职的不多呢?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原因一、为了那种隐隐的虚荣

喜欢派遣用工的企业,通常都不是中小企业,要么是巨型央企,要么是地方国企,要么是事业单位,甚至更重要的机构,当然还有一些知名外企。总之,喜欢用派遣工的单位非富即贵,公司名声通常如雷贯耳。

而国人不管是找对象,还是平时闲聊,以及和长辈交流,最喜欢打听的话题,首先就是在哪个单位工作,这个真不好编啊,毕竟每天那么多人见你出门上班;当然其次就是每个月挣多少钱,但这个比较容易编,反正没人看你工资卡,吹牛谁不会啊!

比如下面这个对话就很有意思。问“你在哪工作啊!”,答:“呵呵,我在国家电网!”,问“啊!好单位,一个月挣多少钱?”,答:“也就那样了!国网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此处省略1000字)。

原因二、为了那种缥缈的希望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毛驴的前面挂一个胡萝卜,让毛驴能够看得到,闻得到,可就是吃不到。毛驴越吃不到,越以为往前走两步就可以吃到,这样就可以吸引毛驴,不知不觉的一直往前走,但最终也没有吃到那个胡萝卜!

使用派遣工的单位,最擅长的就是给毛驴挂胡萝卜。他先让几个正式工和派遣工干一样的工作,慢慢让派遣工感觉到“这个小王,啥也不会,干活也不如我,不就是因为是正式工吗,工资竟然是我三倍多!”。然后派遣单位再宣布“只要好好干,优秀派遣工有转正的机会”!派遣工一下子以为来了希望!

为了让派遣工相信,用工单位每年还真拿出那么几个名额,让派遣工转正,这样派遣工就更有信心了,就更加认为自己今年没有转正,明年肯定还是有机会的。好吧,时间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过去了。

原因三、不知不觉成了温水中的青蛙

派遣工的工作内容,通常千篇一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什么变化。而派遣工总是怀着美好的转正期望,结果一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你人到中年了,而且除了日常做的这个单调简单的工作,什么都不会了。

曾经有报道说,高速路收费站要下岗一批收费人员,有个大姐当时就崩溃了,她说“我今年三十六岁了,可我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了”!这固然有个人的因素,甚至个人因素还是主要因素。但派遣用工一边让人做千篇一律的工作,一边又用转正麻痹员工,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派遣工是最容易成为温水中的青蛙的,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内容确实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是看到很多正式工什么都不干也能拿高薪,让他们误认为外面的很多工作,其实也不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因而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原因四、错误的把稳定当成优势

派遣工这不好,那不好,但有一样是比较好的,那就是稳定性还不错。现在外面的工作也不好找,外企经常裁员、而民营企业呢,某首富知名企业家都已经公开赞扬996工作制了,民营企业工作量如何可想而知。

因此派遣工每一次想离开时,看到外面找工作如此困难,就会产生退缩心理,再一想到起码自己工作的单位是比较稳定的,虽然工资低点,福利少点,遭到的白眼多点,但整体还算不错了,这种自我麻醉式的安慰,一次次断送了自己想辞职的念头。

坦率讲,虽然相对于用工单位的正式工而言,派遣用工存在各种各样的劣势。但是拿到整个社会上来说,有些派遣用工还可以称得上是不错的工作。毕竟大多数派遣用工的学历和技能水平有限。

总结

如果你是劳务派遣用工,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最长时间可以一直到退休。因为相对于派遣公司而言,派遣单位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通常在派遣单位没有明确提出换人的情况下,派遣公司是不会主动终结和派遣工的合同的。

作为派遣工,一旦要清楚自己的工作环境,虽然在某种情况下,这份派遣工的工作确实可以算不错的工作了。但千万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派遣用工机制其固有的四个麻痹因素,会让工作者渐渐放松警惕的!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2家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助你职场再出发!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Q5:单位劳务派遣人员超过用工总量的10%会收到什么处罚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本条来自百度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