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才对)

一次性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才对)

内容导航:

Q1:一次性劳务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闪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Q2:个人所得税计算

综合所得的应纳税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60000-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可以在“亲亲小保工资计算器”计算,小程序搜索一下就可以使用,也可以去各大应用市场下载APP,免费使用各种计算小工具。

30280元。

1. 居民张的应纳税所得额=(25w+6w+1w)-0.5w × 12- 0.2w ×12 = 23.6w

根据税率表,适用第3级,20%税率,速算扣除数为16920

236000×20%-16920 = 30280 元

解析:等式中的是收入合计。新税法下,工资、劳务报酬、稿酬属于综合所得,适用税法的附表一税率计算;0.5w是每月的免征额;0.2w是作为独生子,可以扣除的赡养60周岁以上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

2. 补充:这道题的关键在于题目中的“扣除专项扣除后”。这个专项扣除是否包括五险一金,以及是否涵盖了的张的父母赡养扣除2000元/月,有待明确。

按通常理解,张的25万收入是扣除专项扣除后的金额。专项附加扣除有六大项,包括了赡养父母的扣除,但不包括社保及公积金。如果专项扣除包含了题目中叙述的“独生、60周岁父母”,那这信息就是没有意义或者迷惑性的了。

3. 了解知识点和计算公式最重要,不纠结题目的是否完善。

目前我国个税的起征点还是2000元,2011年9月1日以后,个税起征点将上调至3500元。这样,大家就能少交不少的个税了. 个人应纳个税额计算公式=(当月薪资收入-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知道你的工资3850有没有含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 如有,则可以税前扣除。 若没有,你38506的工资,需要交的个税为: 1、在9月1日前,应交个税=(3850-2000)*10%-25=160 2、从9月1日开始,应交个税=(3850-3500)*3%-0=10.5 附:1、2000元起征点的个税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2、新的个税税率表(3500元起征点)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7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2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97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2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47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475

工资、薪金所得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1)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执行。

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为: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Q3:一次性奖励个人所得税计算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Q4:年终一次性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具体计算方法是:先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当月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还应先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再除以12来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前者应纳税额为: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后者应纳税额则为:(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比如,某公司职员小王本月工资为2000元,又拿到了12000元的年终奖。则直接用12000元÷12=1000元,其所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由此计算出小王应纳税额为12000×10%-25=1175元。而如果小王本月工资只有1500元,则先要用12000元减去费用扣除额与工资的差额100元,再除以12等于991.67元,其所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小王应该缴的税为〔12000-(1600-1500)〕×10%-25=1165元。

搜搜

速算扣除数啊 速算扣除数按12个月的,即把按月发的7级累进税率表的速算扣除数乘以12.同时也相当于将一次性奖金按每个月均摊计算税额。这两种算法都是严格的超额累进税制,不会出现多一元税多两万的问题。

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原因是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很容易找的,而且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之所以这里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比较全,其他地方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网,可能不如这里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全面,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原因是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很容易找的,而且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之所以这里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比较全

现行的算法是全额累进税制减一个象征的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会带来含税收入高,税后收入少的问题的。现在算法绝对不是国税局算错了,而是国税局想要限制年终奖金的发放,因为年终奖可以少交个税和社保

Q5: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才对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劳务费的个人所得而征收的一种税种。那么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比如说,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就是这些,当然今后在遇到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才可以。

此回答是借用的人家的,你所说的演讲收入的可以等同于: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答: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每次收入额 - 800)* 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每次收入额 * (1 - 20%)* 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应纳税所得额 * (1 - 20%)*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例如1:某翻译员一次取得翻译收入35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3500 - 800)* 20% = 540(元)     

例如2:某老师一次取得讲课费用50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5000 * (1 - 20%)* 20% = 800(元)     

例如2:某歌星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000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 = 40000 * (1 - 20%)* 30% - 2000 = 7600(元)     

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