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信息简报(劳务输出怎样办理呢?)

劳务输出信息简报(劳务输出怎样办理呢?)

内容导航:

Q1:我国的劳务输出是什么性质的机构,有哪些形式?

公司和政府。形式有两种一是移民。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国与国之间的迁移;

二是临时性劳动力流动,即一国劳动力在国外从事短时期的工作.工作完成后即回国,这是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劳动力流动形式

1.劳务派遣单位兼有就业服务主体和雇主双重身份

许多立法例虽将其法律形态定位为公司,但又对其主体资格做出特别限定并实行特许制度。我国有的地方将劳务派遣单位规定为劳动服务企业,如《湖北省劳务管理试行办法》第3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为新型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有的派遣机构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公共机构;有的派遣机构由原来的公共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转化而来。立法中根据这两种身份的职能来确定派遣机构的权利义务,并重视派遣机构的就业服务职能。同时,派遣机构又受要派单位的委托行使部分雇主职能。因此,派遣机构是一种界于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混合性主体。

2.劳务派遣单位是具有公益目的的特殊企业法人

派遣机构作为就业服务主体应当具有公益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否定派遣机构的营利性却不可行。为此,可仿照我国职业介绍机构采取公营派遣机构和民营派遣机构并存,以公营派遣机构为主的政策。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的公共性弱于职业介绍,其成本高于职业介绍,因此无论是公营派遣机构还是民营派遣机构都应当定位为企业法人而非事业单位。又由于公益目标在劳务派遣的目标体系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不应将派遣机构与一般企业法人同等对待,而应当定位为具有公益目的的特殊企业法人。

3.劳务派遣单位应以社会化为发展方向

为了迎合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许多国有企业改制后成立了以本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为服务对象的派遣机构,作为其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这种派遣机构受要派单位的控制,派遣劳工实质上只有一个雇主即原国有企业或母公司,因此更容易导致派遣机构与要派单位合谋向派遣劳工转嫁用工成本。并且,这种劳务派遣对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甚微。所以,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一般需求,应当对现有的这种内部性专属派遣机构进行社会化改革。

Q2:劳务输出怎样办理呢?

办理劳务出国需要找到国外的雇主来担保,需要你的学历和工作经理,费用的话是你交给劳务公司的,这个不1定.要看这个公司有无教育部的资质认证,这个是最重要的,看看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能不能查的到这个公司

Q3:出国劳务输出怎么样?

我觉得还是慎重点好,毕竟在国外,我们不知道实际情况,最好中介要各种证件齐全

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到国外或境外工作,总体来说是好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却还有人要前赴后继哪?

当然,对外劳务输出是有风险的,主要为:

一、目的国(或地区,下同)国家环境风险。包括战争、灾害、经济危机、国家关系等不可抗因素。

二、目标企业风险。包括企业经营状况、用工合法性、用工标准等。

三、出国劳务服务公司的服务风险。包括资质合法性、专业服务能力、经验实力、危机与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

总的说来,由现国家商务部核准具有外派劳务(或境外就业服务)经营许可证的外派劳务经营公司(简称经营公司)都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审核的可以依靠的公司。而经营公司的主要责任就是屏蔽、控制、甚至是消除上述一、二两项风险,以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因此,只要你找到国家商务部批准的资质企业,并与其签署了合理、公平的外派劳务服务合同及劳动合同,你的权利就是有保障的。

手续齐全的 看你的识别能力了 千万别被卖了啊 现在的骗子很多的。

这个不大好,感觉不大靠谱。

Q4:怎么操作劳务输出?

申请:由雇主向日本法务省为劳务人员申请签证批准。经法务省审批同意,在2个月以内批准法定的“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并通知雇主和日本驻劳务输出国使、领馆。

签证签发方式:日本驻劳务输出国大使馆接到法务省的通知后,在3天内为劳务人员签发入境签证。 签证有效期:3个月,可延期。

持“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向日本驻华使、领馆申请签证者需备齐下列文件:

(1) 护照;

(2)“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原件;

(3) 日本入境签证申请表(由日本使、领馆发给,在右上角贴申请人照片1张);

(4) 入国理由书1份,本人自备纸书写;

(5) 本人简历1份(中学以后),本人自备纸书写;

(6) 誓约书1份,由日本使、领馆提供,申请人签名;

(7) 入学许可书复印件1份(赴日研修和兴业人员不用);

(8) “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复印件1份;

(9) 就学生状况调查票(日本驻华使、领馆提供,非就学者不用);

(10)赴日研修人员,需提供研修计划书、同日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书:

(11)有技能去日本工作的人员,需提供职业公证书同日方的合同或协议。

一、日本研修概况介绍

日本为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开发成熟的技术,培养“可以肩负发展中国家担负经济发展重任的人才”,政界和产业界联手推行一项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研修及技能实习制度。目前日本可供接收研修生的工种达220余个。

中日研修生合作始于1979年。中国研修生总数自1995年以来以30%的速度逐年增长。截止1999年7月,我国累计对日签订研修生合同8320份,派出研修生近11万人次。

1、研修形式

一是单纯研修型,就是通常所指的中小企业以解决劳动力不足为主要目的的而采取的研修生接收方式。其中又分为非实务研修和实务研修。非实务研修包括日语研修、以技术等基本原理为对象的研修、安全卫生教育、试制品的制作、模拟销售的研修等;实务研修指在生产现场从事实际生产或从事销售和服务业务的同时,进行技术、技能和知识的研修。研修时间以一年为限。研修生的地位相当于留学生,不适用劳动法律。其伙食费等逗留期间的基本所需通常以研修津贴的形式予以支付。

由于研修津贴相对于日本工人的工资来说十分低廉,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成本,目前日本企业对外国研修生的需求很大。

二是技能聘用型:就是完成产业技术研修后,变研修关系为雇佣关系的一种聘用形式。一年的研修期满后,经过对研修成果、居留情况和技能实习计划的评估,对已达到一定水平以上的研修生可转为技能实习生,然后再在原企业从事一至两年的技能实习。技能实习制度于1993年实行,是对研修制度的补充。与研修生不同,技能实习生可以根据日本雇佣合同发给当地的工资。根据工种的不同,技能实习期分为2年或3年以内。

2、 研修专业

由于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快,从事艰、难、险、脏劳力及专业技术的人员显得贫乏,最近日本在原有28个研修专业基础上又扩大至59个研修专业,主要包括建筑研修人员(如砌筑工、水泥工(抹灰工)、钢结构焊接、拆体工(拆楼房)等)、市政施工研修人员(如铺路施工研修、下水道施工、放线工等)、服装加工研修人员(缝纫工)、水产品加工研修人员、机械操作及维修(如CNC数控车床操作维修、线切割操作维修)、汽车驾驶员、轮机维修、钳工、电脑软件工程师、建筑施工工程师、技术员、农业、园艺技术员、酒店(宾馆)厨师、服务员、家庭、老人病院护理等。

3、 研修生月薪标准及待遇

赴日工作第一年称"研修生",第二年称"实习生",研修生月薪标准:轻工业一般在7万日元/月左右,重工业在8万日元/月左右,第二年进入实习生阶段,月薪标准一般在13万日元/月左右。同时,日方免费为研修和实习的人员提供住宿,相关的医疗保险、通勤补助,提供做饭用具,有的日方公司还免费提供午餐和一日三餐的主食(这主要根据日方企业定),免费提供中国--日本往返机票。

4、 研修期限

一般为1年~3年

Q5:劳务输出是什么意思

劳务输出的意思如下:

劳务输出亦称劳务出口。通常是指具有某种劳动能力或特长的劳动力人口,以活劳动的形式为外国或外国经济组织提供某种效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国际劳务输出有向国外派遣劳务人员,向国外提供各种服务。

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移民,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国与国之间的迁移;二是临时性劳动力流动,即一国劳动力在国外从事短时期的工作,工作完成后即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