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新准则下劳务费的账务处理?

劳务费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新准则下劳务费的账务处理?

内容导航:

Q1: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劳务费吗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劳务费吗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那么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劳务费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解析,欢迎大家参考!

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的区别

一、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之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其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二、从管理方式还看,支付工资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支付劳务报酬的人员一般则不这样管理。公司雇用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关系,比如一般公司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则一般同时为几家公司或客户服务,对某一客户按时收费。

三、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工资报酬的支付一般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四、从税务管理角度看,工资报酬的支付应用工资表按实列支,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工资薪金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支付劳务报酬则需要取得相应的劳务发票,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劳务报酬类个人所得税。两种支出的.计税方式完全不同。

   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主要包括三类人员:

一是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

二是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三是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短期薪酬具体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不包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短期带薪缺勤

7.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8.其他短期薪酬

(二)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三)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四)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

Q2:会计上有劳务工资这个科目吗?

没有这个劳务工资的一级科目

但是可以在“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下设立劳务工资

没有这个科目,现在只有“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

好像有。

其他支出或者管理费用。

Q3:劳务费可以进工资总额吗

劳务费可以进工资总额,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根据职工薪酬准则的应用指南:“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因此,在会计上,对于这部分劳务人员的劳务费,也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

  但在其他方面,如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保、统计等方面,均不认为劳务人员是公司的职工(并不直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不作为工资。这部分劳务人员工资不作为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的依据。

  为了兼顾会计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可以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置“劳务人员报酬”等明细科目单独核算这部分劳务人员薪酬支出。

一楼说的比较好。

在劳务派遣中,单位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的是劳务费,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所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的概念与企业所得税法中工资薪金的含义不一致。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应按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中关于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的规定执行。

劳务费用一般计入生产成本比较合适,因为工资一般针对本企业内部职工,劳务费一般是外协外包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即可

会计分录,借:劳务成本

贷:其他应付款

劳务费用一般计入生产成本比较合适,因为工资一般针对本企业内部职工,劳务费一般是外协外包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即可

会计分录,借:劳务成本

贷:其他应付款

Q4:新准则下劳务费的账务处理?

劳务成本指的是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企业对外提供的劳务是通过“劳务成本”科目核算的。

  劳务成本主要账务处理:

  (1)本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2)本科目应当按照提供劳务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3)企业发生的各项劳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

  企业(建造承包商)对外单位、专项工程等提供机械作业(包括运输设备)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机械作业”科目。

  结转劳务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成或尚未结转的劳务成本。

  「例」某企业2007年3月对外提供劳务成本5 600元,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劳务成本 5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 600

解决办法有几种,不过让劳务人员去地税开发票,我感觉第一他个人可能不愿意,第二需要扣缴税金,他还会再跟你要这些钱,比较麻烦。

方法一:如果人员并不多,金额在2000元以下的,你可以让他们找些交通费的打车票来报,这样,不会影响税前抵扣;

方法二:如果金额很多,你可以找一家公司签一个长期合同,然后给一个手续费出去。

方法三:就是走正常账,让个人去地税开出发票,但这种方法很麻烦,特别是你每个月都要发生。

Q5: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有什么区别?

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的区别:

1、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之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其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2、从管理方式上看,支付工资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支付劳务报酬的人员一般则不这样管理。公司雇用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关系,比如一般公司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则一般同时为几家公司或客户服务,对某一客户按时收费。

3、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工资报酬的支付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劳务报酬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4、从税务管理角度看,工资报酬的支付应用工资表按实列支,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工资薪金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支付劳务报酬则需要取得相应的劳务发票,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劳务报酬类个人所得税。两种支出的计税方式完全不同。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知道,劳务费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这与劳动报酬是不同的,主要在于劳务费是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而劳动报酬则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

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之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其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有何区别

2、从管理方式还看,支付工资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支付劳务报酬的人员一般则不这样管理。公司雇用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关系,比如一般公司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则一般同时为几家公司或客户服务,对某一客户按时收费。

3、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工资报酬的支付一般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4、从税务管理角度看,工资报酬的支付应用工资表按实列支,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工资薪金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支付劳务报酬则需要取得相应的劳务发票,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劳务报酬类个人所得税。两种支出的计税方式完全不同。

5、从适用税率角度来看,

(1)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劳务费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