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和个人经营所得区别(如何区分“劳务报酬”和“个体生产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和个人经营所得区别(如何区分“劳务报酬”和“个体生产经营所得”?)

内容导航:

Q1: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个税处理有什么不同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个税处理有以下区别:

1、所得的范围不同: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2、预扣税款方法不同: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3、起征点不同:

工资、薪金所得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4、税率不同:

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率表: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率表:

5、税前抵扣的不同:

工资、薪金所得可以税前扣除社保和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而劳务报酬所得无其他扣除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的解读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个人所得税有11个税目,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是其中的两个。本质区别在于提供劳务是不是这个单位(企业)的职工,职工要有劳动合同,企业应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职工的属于“任职或受雇”,是工资;个人从事设计、装潢-----------以及其它劳务的,属于劳务报酬。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七级累进税率,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税率,费用扣除标准是:收入低于4000元的减除800元,超过4000元的,扣除收入的20%。

Q2:劳务报酬所得税时属于个人所得税吗?这个可以买房吗?

劳务报酬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劳务当然是个人所得税,你打印的就是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只不过是收入分类型,有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等8种而已。不过,我们所平时打印的,不显示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的差别

Q3:劳动报酬 是怎样缴税的?和稿酬缴税什么区别?

劳务报酬与稿酬缴税计算方法不同,稿酬缴税在劳务报酬计算的基础上再扣除30%。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

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三条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不超过20,000部分不超过21,000部分20%0

2、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超过21,000-49,5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49,500元的部分40%7000

注: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缴税的计算:

一、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解释:稿酬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目前减去30%征收,实际税率14%。

当每次收入稿酬在4000元以内,扣除800元征收,也就是说其中的800元不用上税。

当每次收入稿酬在4000元以上,扣除20%征收,也就是说,其中的20%不用上税。

“每次”指的是同一作品每次出版、每次发表为一次:

1、同一作品再版,视为另一次。

2、同一作品连载,以连载的所有收入视为一次。

3、先连载再出版,或先出版再连载的,连载和出版各算一次。

4、对于采用预付或分期付稿酬的,同一作品合计视为一次。

5、作品添印,追加稿酬,应并入原稿酬,一起计征。

劳务费要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个税。其中营业税的税率有5%和3%两种。城建税为营业税的7%,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的3%,地方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的2%。关于个税,我这里有份自己制作的EXCEL文件,告诉我邮箱,我可以发你一份。平时我们单位的service fee tax就是我自行计算的。稿酬所得按次计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劳务报酬与稿酬缴税计算方法不同,稿酬缴税在劳务报酬计算的基础上再扣除30%。

劳务报酬的交税计算

1、&lt;4000元,(收入-800)*20%

2、&gt;4000元,收入*(1-20%)*20%

3、&gt;20000元,实行加成征收办法,有表,查一下

Q4:如何区分“劳务报酬”和“个体生产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某种技艺,独立提供某种劳务而取得的报酬,按次纳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取得的所得;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按年纳税

Q5: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的区别?

为您转载以下资料,希望有帮助。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准予扣除。”再紧接的第二款中明确定义“工资薪金”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和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的区别如下:

  (1)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解释: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2)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不同来看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

  1 .从内容上分析

  劳动合同关系下,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成员,在内部劳动规则约束;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劳动,并根据劳动者的职级、能力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同时用人单位要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劳动者服从于用人单

  个人因与用人者之间存在这种劳动关系而取得的劳动报酬就是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合同关系下,约定的是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劳动者是在意思自治的原则下,根据合同约定事项自主安排劳动内容,劳动者不受支付报酬一方的的管理,劳动者服从于合同约定的劳务事。

  个人因与用人者之间存在这种劳动关系而取得的劳动报酬就是劳务报酬所得。

  2 .从适用的法律规范来看

  劳动合同由劳动法律规范来调整,而劳务合同由民事法律规范来调整规范。

  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劳动者必须参加到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中去,担任一定的职务或工种,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领导和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双方存在隶属关系。

  而根据劳务合同提供劳务的一方不受用人单位的行政领导和指挥,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劳动合同关系下,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成员,在内部劳动规则约束;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劳动,并根据劳动者的职级、能力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同时用人单位要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劳动者服从于用人单个人因与用人者之间存在这种劳动关系而取得的劳动报酬就是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合同关系下,约定的是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劳动者是在意思自治的原则下,根据合同约定事项自主安排劳动内容,劳动者不受支付报酬一方的的管理,劳动者服从于合同约定的劳务事。个人因与用人者之间存在这种劳务关系而取得的劳动报酬就是劳务报酬所得。

  《税法实施条例》

  第八条 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