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中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内容导航:
Q1:2022计税公式计算器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累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以截至当前月份累计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累计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出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减除已预扣预缴税额后的余额,作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该方法适用于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支出(2019/01/01后扣除)。使用累计预扣预缴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上。
Q2: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你好:
税前工资12000元;五险为:12000*11%=1320元。公积金12000*7%=840元。
税前工资为:12000-1320-840=9840
免税额为:3500元
纳税工资为:9840-3500=6340元。
适合税率:20%;扣除数555.
纳税额:
6340*20%-555=713元
税后工资9840-713=9127元。
因此个人最后实得9127元。
35/3%=1166.67
1166.67+3500=4666.67
如果没有社保等,工资应该是4666.67.。
4666.67扣除3500扣除额,=1166.67*3%=45
个税管家app可以,注册账号并登录,点击个税计算,选择所需的11项计算类目,有工资薪金所得、年终奖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啊等等,计算方式并不一样,主要根据税率表进行计算,。我们只需要输入相应的金额就能计算了。
Q3:个人所得税计算
(8600-2000)*0.15-125
若为工资薪金所得,则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8600-2000)*20% - 375= 945 元
若为劳务报酬所得,则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8600-800)*20% = 1560 元
一、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
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 475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 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 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成本、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其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 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注: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是月薪还是年终奖?如果是月薪就是8600-2000=6600*20%-375=945元。如果是年终奖就比较复杂。
单位工资奖金所得的话,单位会代扣。劳务所得的话地税局的网页上有递增税的比例。
8600×0.2
Q4:德阳个税计算器有哪些
瑞方人力网站有免费的 个税计算器,能计算个税。可以去看看。
Q5:个人所得税计算
综合所得的应纳税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60000-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可以在“亲亲小保工资计算器”计算,小程序搜索一下就可以使用,也可以去各大应用市场下载APP,免费使用各种计算小工具。
30280元。
1. 居民张的应纳税所得额=(25w+6w+1w)-0.5w × 12- 0.2w ×12 = 23.6w
根据税率表,适用第3级,20%税率,速算扣除数为16920
236000×20%-16920 = 30280 元
解析:等式中的是收入合计。新税法下,工资、劳务报酬、稿酬属于综合所得,适用税法的附表一税率计算;0.5w是每月的免征额;0.2w是作为独生子,可以扣除的赡养60周岁以上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
2. 补充:这道题的关键在于题目中的“扣除专项扣除后”。这个专项扣除是否包括五险一金,以及是否涵盖了的张的父母赡养扣除2000元/月,有待明确。
按通常理解,张的25万收入是扣除专项扣除后的金额。专项附加扣除有六大项,包括了赡养父母的扣除,但不包括社保及公积金。如果专项扣除包含了题目中叙述的“独生、60周岁父母”,那这信息就是没有意义或者迷惑性的了。
3. 了解知识点和计算公式最重要,不纠结题目的是否完善。
目前我国个税的起征点还是2000元,2011年9月1日以后,个税起征点将上调至3500元。这样,大家就能少交不少的个税了. 个人应纳个税额计算公式=(当月薪资收入-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知道你的工资3850有没有含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 如有,则可以税前扣除。 若没有,你38506的工资,需要交的个税为: 1、在9月1日前,应交个税=(3850-2000)*10%-25=160 2、从9月1日开始,应交个税=(3850-3500)*3%-0=10.5 附:1、2000元起征点的个税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2、新的个税税率表(3500元起征点)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7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2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97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2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47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475
工资、薪金所得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1)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执行。
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为: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