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关系能否认定工伤案例(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内容导航:
Q1:只有在存在劳动关系才能认定工伤吗
是的,
不存在劳动关系,可能是雇佣关系,受雇人遭受人身损害,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从以上的文字看来,认定为工伤的前提必须是职工,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
Q2: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只有劳动关系才能认定工伤。虽然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但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认定为劳动关系,也可以作工伤认定。
你们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如果能确定劳动关系,你应当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发包方或承包方按照工伤赔偿,因为时效只有1年,超过了时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便丧失了胜诉权。
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Q3:事实劳动关系能认定工伤吗
事实劳动关系工伤认定首先要先确定劳动关系的存在,如果存在劳动关系,则可以认定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Q4:工伤和劳务关系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有权利要求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合同;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后单位应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不申请的,工伤者可以在一年内申请;3、工伤后的医疗费等费用由单位报销,而且住院期间单位要按原工资标准发放工资;4、如果达到伤残等级,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供养亲属生活费等费用;5、单位发生工伤,会受到行政部门的处罚,所以单位不情愿报工伤;如果单位没给劳动者交纳工伤保险费,则工伤者的工伤保险待遇由单位承担,当然单位不愿意把钱往外掏了。综上所述,如果伤情严重,能够达到伤残的,建议你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再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同时要求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工伤七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2个月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Q5:劳务关系因伤致残可以适用工伤标准评残吗
可以的,工伤达到一定的伤残等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7级是需要赔偿13个月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劳动局工伤科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