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有试用期吗薪资打折?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包括试用期吗?
内容导航:
Q1: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包括试用期吗?
合同期限一年包含一个月试用期
从2010年6月2日至2011年6月1日
(不能两头都算)
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包括试用期。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当然7月2日你没看劳动法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固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合同应该从你用工之日起开始计算,应该是从2010年6月2日至2011年6月2日。
劳动合同从2010年6月2日开始计算。
Q2: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包括试用期吗?
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包括试用期。《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期限规定得更加具体,《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另外需注意,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再以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另外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号)的有关规定,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发现并经有关机构确认患有精神病的,可视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Q3:签订劳务合同后再签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吗
签订劳动合同应该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并且同一用人单位与你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不可以约定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a公司让你提交辞职报告是在规避法律风险,因为你去年合同已到期,且又无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即视为事实劳动关系,你本人不辞职的话,a公司不好为你办理辞职,有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Q4: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多久
我们都知道劳动合同就是在入职时签订的,如果入职没有马上签订,也会在你入职一月内建立劳动关系,不管我们试用期多长。那么,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多久签订劳务合同中的试用期限是员工所在单位根据合同年限自行而定。劳动年限为1年以下(含1年)一般试用期为一个月;劳动年限为1-3年以下(不含3年),一般试用期为两个月至三个月;3年以上(含3年)固定期或无固定期年限,国家劳动法规定员工试用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您若签的是三年期合同,只要试用期没有超过六个月就是合法的。
Q5:关于劳动合同法试用期问题
一楼简直是胡说八道。
员工一旦进入企业就在形式上与企业建立了法律关系,试用期结束就会成为正式员工。
签署劳动合同这个行为所能证明的关系既不是试用关系,也不正式关系。国家之所以要求签署劳动合同,是为了使企业白纸黑字地与劳动者约定:合作时间,试用期,薪酬,劳动纪律等与双方利益相关的核心内容,以保证公平的合作关系。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入职一月内企业必须与其签定劳动合同,否则应赔偿双倍工资。
在楼主的问题中,企业要求提前7天提出离职申请,这点与《劳动合同法》要求的试用期内三天离职是冲突的。按国家法律的有效性规定,必定是《劳动合同法》优先有效,所以你与企业的劳动合同中关于试用期的这一条款是无效条款,你还是按劳动合同法执行即可。
另外,提醒一句,合同中的这一条款无效不等于合同无效,只要合同中的其它条款与法律没有冲突就还是有效的。
公司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是无效的,所以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前三日通知公司即可离职,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单位只签三个月的试用期合同是违法的,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和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应当自用功之日起一个月内就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2、试用期三个月满了,用人单位除应当尽快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还应当支付后两个月的双倍工资。
3、加班工资的准确计算方法应当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加班工资:
a.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b.加班工资的计算: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
4、单位收取保证金本身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投诉他不光可以退回你的保证金还将会受到劳动执法部门的处罚。
5、单位不签所签试用期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安排、不建立社会保险等已经严重违法,你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辞职),不受提前三十天的限制,也不需要单位批准,可立马走人。
6、你现在需要提交一份解除劳动关系(辞职)的书面通知,以单位签收获挂号信的方式送达单位,确保“通知”送达留有证据。
7、“通知”中应注明辞职的依据,并要求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结清工资包括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并办理相关手续。
8、如果单位拒绝,你只有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公司索赔,如果还不赔,并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9、通过仲裁解决,你可以要求单位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10、仲裁时,你可尽量收集一些相关证据,有利于裁定,没有也不要紧,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的规定,劳动纠纷案件举证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到时会责令用人单位出示有关证据,你不用担心。
一般试用期是不签合同的,执行默认条款(即合同法),你说你们公司的合同,那么你们既然签了合同,应该就相当于正式员工了,如果离开应提前一月通知用人单位,你们公司的合同上写的是提前七天,比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短,应该有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你们单位规定的是试用期内提前七天这个肯定不合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