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年度工作总结(劳务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 要不要去派遣单位上班)

单位年度工作总结(劳务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 要不要去派遣单位上班)

内容导航:

Q1:派遣公司招聘专员工作总结怎么写

1、你都做了哪些事,简明扼要

  2、这些事情中有哪些需要用你个人的技巧去解决,或需要你个人的脑子去解决,让领导你是用心用脑在工作,即使没有问题,你也要写出遇到有难度的问题,然后通过你的努力解决了,没有给公司带来负担或者带来哪些效益

  3、通过的工作,你对岗位和工作的认识。

  4、今后的工作你还要提高哪些能力或者需要再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并已开始着手去做,去学了。

  5、上司喜欢自动自发的人,而不是推一推动一下的人。所以,没有分派到你的工作但是你分内的工作,你要先有做的准备。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Q2:青岛市劳务派遣公司上报税务局年度工作总结怎么写

税务局的年度工作总结是税务部门自身的总结,不能由其他单位书写。 受税务局管辖的纳税单位,应该填写年度税务报表,而不是税务年度工作总结。 如果纳税单位必须填写这一栏的话,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年度纳税完好,没有漏缴税。 建议到当地税务部门的网站主页上下载税务报表,并浏览税务部门的纳税新闻和动态,借以了解劳务派遣公司纳税注意事项。尽管贵公司是免税的,但不等于不报税,只是报税应缴税额是零而已,定期报税是贵公司财务部门必须做的工作。

Q3:存入中天人力的档案在天津两年内没签署劳动合同会如何

一般的1年是120元 如果是单位给转到那的是150一年

存入中天人力的档案在天津两年内没签署劳动合同没什么问题,但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违法,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如果不予赔偿,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诉。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Q4:劳务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 要不要去派遣单位上班

1、无工作情况下,可以不去派遣单位。 2、可以等待派遣单位给你找新的用工单位。 3、如果去派遣单位上班了,每天不做工作,也只能按当地政府最低工资标准发给你发放劳动报酬。 4、不可以要求提高工资,在无工作情况下。 希望我的答案您能满意 相关法律法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Q5:人事劳动保障局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落实再就业政策,拓宽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乐亭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全面完成2005年度就业再就业民心工程

2005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乐亭总体目标,从切实维护下岗失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出发,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合理使用促再就业资金,大力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加快推进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做强做大劳务经济,使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得到突破性进展。

2005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450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0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302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27人,其中“4050”大龄困难就业对象实现再就业316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39%、102%和158%;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职工办理小额担保贷款72人,发放贷款金额11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60%;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18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下,低于市达4.0%任务指标;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2320人,其中劳务输出4803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10%和137%;完成农村-http://www.wmxz.cn劳动力引导性培训9000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00%;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00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00%;完成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150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00%;举办市场交流会40场次,介绍安置求职人员2200人,成功率24%;为3525名下岗失业人员代收代缴养老保险费1041万元;为142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了人事档案保管或人事代理等。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落实优惠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1、推出了《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为扎实做好再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05年,我们在建立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乐字32号),提出了“以逐步落实各类企业减免税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加强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为重点,以确保全县近250名特困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帮扶上岗、550名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尽早上岗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再就业援助工程”的整体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为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早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有利条件。我们通过加强培训宣传力度,增加技能培训项目,严格把好培训质量关,培训和再就业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县再就业培训工作得到实质性开展。全年共举办再就业培训班11期,培训3024人,为全年任务指标的139%,其中学习市场营销的1032人,微机988人,家政服务946人,电气焊和摩托修理222人,汽车驾驶16人。通过培训,实现再就业1227人,其中“4050”大龄困难就业对象实现再就业316人。另外,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180人,为全年任务指标的100%。

3、进一步加强《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确保广大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一是加快了优惠证发放速度,对待发证人员全部发证完毕;二是加强了同工商、税务、市场服务中心等部门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发证的准确性;三是通过优惠证的发放与年审,进一步掌握了持证人员再就业去向,为做好再就业统计和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4、突出重点,开展了“4050”人员以及“特困家庭、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工作。

我们紧紧围绕上级有关部门及县委文件精神,全面启动特困(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工作。经过个人申报、原单位原主管部门以及各乡镇服务站和街道办事处初审、再就业办公室审核、对特困职工入户调查、公示等程序共确定重点帮扶特困家庭238户、困难家庭545户。对重点援助帮扶人员通过开发以机关工勤、街道社区服务、绿化美化等公益岗位安置的办法已经基本上全部帮扶上岗就业;对其余困难家庭人员通过以民营企业吸纳、劳务输出和自谋职业、组织起来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就业办法已经有近200人实现再就业。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实际困难、维护我县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5、认真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积极为各类用人单位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创造良好条件。一是为2004年底和2005年初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上岗的189名下岗失业人员

支付社保补贴29.07万元,支付岗位补贴20.14万元;二是为招用484名下岗失业人员的44家服务型和商贸企业支付社保补贴38.41万元,支付岗位补贴26.78万元。通过社保和岗位补贴的发放,进一步增强各类用人单位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的积极性,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6、积极召开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洽谈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努力实现下岗失业人员的思想转变及再就业。今年以来,我们抓住社保、岗位两项补贴促就业的有利契机,从加强下岗失业人员了解政策、思想转变入手,共举办三次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专场洽谈会,两次民营企业招聘专场洽谈会,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加强岗前培训,完善服务措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1、以先培训后转移就业为原则,积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一是开展宣传发动、组织培训、跟踪服务“三到位”的创业培训。全年完成创业培训150人。二是采取订单培训、品牌培训等方式,认真开展岗前技能培训。为大东方、中海石油、大唐化工、百货大楼、唐港铁路等单位定向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677人,并全部转移就业。举办了培训微机、财会、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品牌培训,共培训728人。三是结合技能培训、职校毕业生就业前训练、劳务输出等工作,认真开展引导性培训。全年完成引导性培训9000人。

2、以服务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一是充分利用京唐港和我县新上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服务于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人才劳动力保障,争取港口和我县新建企业从我县用工,充分解决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二是通过加大劳务信息采集等措施,进一步增加劳务输出人员数量。三是要充分发挥乡镇服务站的辐射作用,利用服务站广泛在农村宣传劳务用工信息,积极组织农村力转移输出工作。全年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2320人,其中劳务输出4803人,实现劳务派遣1525人。

3、做好劳务工的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在外出劳务工的手续上,实行集中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快驻外办事处建设。我们在塘沽建立了办事处,现正在策划在京唐港、曹妃店建立办事处。三是在劳务输出上,实施劳务派遣,形成了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农民工“三位一体”的稳定的劳务输出新模式。四是在解决矛盾纠纷上,建立和完善了务工人员的法律服务体系。每输出一个人员都与劳务派遣公司及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出现纠纷,三方依法解决。五是实现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的有机结合,确保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三)充分发挥人才劳动力市场这一交流平台,人才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作用明显加强。

一是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先后与各技术部门和民营企业等单位合作,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参加市人才技术交流大会、赴外地招聘、深入高校洽谈和网上招聘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智力。全年累计共引进各类人才139人,其中高级人才2人;柔性引进高级人才8人;培养紧缺专业人才32人。二是建立了《河北省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就业失业登记证》进行统一管理。2005年累计对11260人进行了微机化管理,建立配套台帐11260册。三是实施对求职者免费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和扩大就业。四是通过“逢八”市场日、日常招聘和专场招聘活动,为非公有制单位输送人才和劳动力。全年组织“逢八”市场交流日33场,参会单位520个,485个单位招聘成功;参加招聘洽人员谈达9000人次,2950人次达成初步意向,1450人洽谈成功;日常求职登记860人,求职成功7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