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人员发生工伤(劳务派遣工发生工伤,职业病怎么办)

劳务派遣人员发生工伤(劳务派遣工发生工伤,职业病怎么办)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工的工伤怎么解决?

劳务派遣,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由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根据当事人的情况,要多少钱工伤认定,但是不构成伤残等级,只有医疗费用和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福利待遇,没有其它补偿的。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由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Q2:我进公司,合同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现在工伤了怎么办,解除合同,赔偿金由谁支付

你好,对于你的问题,付律师做如下解答:咱们国家执行工伤行政审批,也就是说,你不申请工伤、不申请评残是不享受工伤及伤残待遇的。具体办理伤残程序及索赔如下:

1、如果没有劳动合同书也没有单位出具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先确认劳动关系:搜集你在单位上班证据,比如,工卡、工牌(最好盖有公章)、工服、考勤、打卡记录、入职表、业务表、银行工资发放记录、与单位通话录音录音应注意明确双方身份,如“张三经理,我李四在光明公司工作了三年……”)、录像、证人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在职期间还可以通过拍摄工作照、社保局保险对账单、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以办信用卡或申请廉租房为由请单位给你出工作证明、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有了以上证据你需要去仲裁科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到最后由生效的劳动关系证明裁判文书才能走工伤申报程序。

2、申请认定工伤:(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书或裁决书或劳动关系证明(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诊断证明书;(四)病历;(五)身份证;(六)2张照片;(七)交通部门或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判决书等);(八)证人证言及证人身份证复印件(有具体格式);

3、申请伤残鉴定:(一)劳动能力鉴定评残申请表;(二)工伤证;(三)诊断证明书;(四)病历;(五)1张照片;(六)X光片及报告(初次与康复后的)。

4、索赔:工伤后具体应得到项目:

劳动仲裁

Q3:疑似职业病劳务派遣用工,因工程事故为公司造成损失,可否退回劳务派遣公司?

好像没有“重点监护对象”一说,应该为尘肺观察对象,要么就是疑似尘肺病(考虑可能是就是现在还没有确诊),如果为尘肺观察对象应进行定期观察一定期限仍不能诊断为尘肺病,转为正常。

一、首先,必须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十条 用人单位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第十二条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第十九条 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一、首先,必须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十条 用人单位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第十二条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第十九条 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但目前该用工以自身处于职业病观察期为由,要求与劳务派遣公司继续执行劳动合同或者给予经济补偿。”是对的。如果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比如: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关键词:“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否则不能。

  二、至于其个人造成单位的损失,可以根据另外的规章制度予以经济处罚甚至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处理的时候,不要混为一谈;罚是罚、赔是赔;也许罚比赔多,要形成不同的法律文书作为依据,以免可追溯。

  三、对“工程事故”进行调查,分清责任

  1)作出行政的责任——经济赔偿、辞退或处理意见;

  2)医学观察后鉴定,适当作出职业病伤害的赔偿;

  3)力求公正、客观。

有派遣单位承担责任!你与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Q4:劳务派遣工发生工伤,职业病怎么办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工职业病由劳务派遣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

简单的说就是和谁签的合同就找谁。

劳务派遣,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由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进行赔付。至于用工单位如何补偿派遣单位,与工伤职工无关。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Q5:派遣工在用人单位工伤后。用人单位给我从签了合同。说工伤赔偿用人单位负责。但没有书面。那么工伤关系与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是法律强制性规定。

劳务派遣工的用人单位是派遣单位,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在用工单位发生工伤事故,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如何承担责任与职工个人无关。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 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劳务派遣工在劳务派遣工作时造成的工伤,应该由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承担。参照《工伤保险条例》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2.在有医院开具的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按原工资待遇发放,参照《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