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转外包的原则(劳务工合同到期 工厂要我们转外包是否可以)
内容导航:
Q1:劳务工合同到期 工厂要我们转外包是否可以
老合同到期了可以转外包的呀,是可以的呀,只要你同意就可以了呀,毕竟你们的合同到期了,属于自由人了呀。
请参见劳动合同法,对您会有帮助。
Q2:我原是企业派遣性员工,在公司已经六年,现在公司要把我转外包,请问这样合法吗?急!!!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中国联通用户每个号码归属相应的省份,由每个省份的联通公司所管辖与提供服务。因此可直接致电你所在地区10010人工客服来询问: 2016年后关于中国联通劳务派遣没转正的员工是转外包吗的问题的详细情况及相关问题的解答
Q3:劳务派遣转型劳务外包有什么好处及优势,翔宇人才公司有在做没有?
派遣是人力资源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企业属用工单位,有对派遣劳动者的管理责任,企业还需承担一切用人而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而外包是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正常的劳动合同,而非派遣合同,对于现场的管理也是有派遣公司出人去做,所有的退工等责任均由派遣公司承担。不过外包相对派遣而言,收费会高了很多
他们公司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这个业务的,他们公司在外包方面做得很好,而且最近他们公司也中了东莞法院的标,很厉害的
Q4:我是派遣员工,公司要给我们转外包公司,我该怎么办
公司要给派遣员工转外包,这种情况可以申请离职也可以申请赔偿,要根据具体来分析:
如果目前的公司经营不善,公司倒闭,被另一家公司收购的情况,转外包公司(挂靠单位),也就是说,真正收购单位把人员转包给外包公司来管理,这是合法的,员工不接受,比如某方面的待遇,可以申请离职,依照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
另一种情况,目前的公司没有倒闭(没有被其它公司收购合并的情况),是否在公司签定的合同期限内,在公司期限之内,再转给外包公司来经营管理,公司、单位是违法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依照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
一、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二、权利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至少要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本应当是由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可以是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还可以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是双方约定期限。但是本法就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做出了强制规定,即不得少于二年,可以多于二年。
Q5:劳务派遣转外包有什么赔偿
劳务派遣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关系与用工关系相分离,也就是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有劳动关系但无用工关系,与用工单位有用工关系但无劳动关系。
第一,劳务派遣用工机制比较灵活,能够让企业从繁琐的人事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免去了办理各种琐碎的人员聘用、统筹保险等各种人事、劳动手续,使企业能够专心于核心事业的发展。
第二,劳务派遣用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税收成本和解约成本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第三,劳务派遣用工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风险,由于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关系,规避了企业在裁员、薪酬发放、社保缴纳、劳动合同解除等用工风险。
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的赔偿标准是:劳务外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