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税计算器?劳务报酬一次收入8000元,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扣除金额为?
内容导航:
Q1:劳务报酬是什么
劳务报酬亦称“服务报酬”。根据提供服务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的劳动报酬。劳务活动的范围通常措日常生活服务、城市公用、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保健、旅游等。这类活动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服务性劳务形式为他人提供某种使用价值的活动。尽管服务活动能满足消费者各种特殊需要,但其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劳务本身并不创造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因而,劳务报酬是从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取得的,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Q2:劳务报酬一次收入8000元,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扣除金额为?
费用扣除: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所得额;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此外,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从其收入中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除另有规定者外,在定率扣除20%的费用后,一律不再扣除。
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表: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 30% 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8000*20%=1600
费用扣除额=8000*20%=1600.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个税=5000*(1-20%)*20%=800
Q3:如何区分“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
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是纳税人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分一项劳动支出是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报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从法律角度看。《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所有的用工单位都必须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务报酬一般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合同签订的,显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行为受《合同法》调整。二是从企业日常管理形式看。工资薪金支付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一般的劳务报酬则不存在。三是从财务核算内容看。工资薪金支付一般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四是从税务管理角度看。
辨别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的方法是: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由于任职或受雇取得的,也就是个人在某处任职,完成某一岗位职责,取得的收入就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该个人并不在其中任职,只是提供专业服务或是临时性的劳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二、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判断一种收入是属于劳务报酬所得,还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重要标准。
Q4:求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详细过程。
25000*(1-20%)*20%*(1-30%)=2800元,稿酬收入4000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800)*20%*1-30%),稿酬收入4000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20%*1-30%)。个人认为这道题有问题,因为我算来没有答案,因为通过当地教育局对青少年活动中心捐赠出7000元,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可以税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所以个人认为应纳税所得额应为18000元,但是没有答案。
Q5:劳务报酬的税率是多少?
个人劳务报酬去税务局开票,主要涉及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和个人所得税。其中增值税为3%,增值税的附加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加起来等于增值税的12%,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为超额累进税率,超过800元的部分才开始征税。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
(3)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40000要交69800元
您这个交税就多了,要缴纳69800元的个人所得税.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在百度中搜一下小蜜蜂劳务费,网页上有劳务费个人所得税正算税后劳务报酬和反算税前劳务报酬的excel计算公式下载
1、劳务报酬 按次计算,800以下免税,800-4000 扣除800后20%计算
4000以后扣除20%后再按照20%税率,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二、“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闪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