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个税税率表)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个税税率表)

内容导航:

Q1:问问劳务费收个人所得税率是多少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0000元 20% 0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 30% 2000

超过50000元 40% 7000

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取得为一次,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按次缴纳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Q2:劳务费税率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即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适用。(劳务费税率表 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1、本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所称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

2、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交个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表中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成本、损失)的所得额。

4、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Q3:工资个税税率表

我国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Q4:劳务报酬所得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一)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三)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Q5:个人劳务按照多少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

凭个人身份证、付款单位证明(项目、金额、加盖公章)到地税局申请开票并缴纳税收(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等,总体负担在8%左右)。单位凭此发票支付金额并列管理费用。

营业税=应税营业额*税率

城建税=营业税*税率

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率

所以以上三种税和利润没有关系,只要有收入就要交不管亏损多少,要是有应税收入没有报的话是在偷逃漏税

个税起征点各个地方因发展不同而不一致,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分各种行业和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税率也不尽相同!查查你们当地的税务局官网或打电话去咨询最好也最准!

一、营业税税率:

1、服务业劳务5%;

2、其他劳务3%。

二、城建税:

实交营业税额的7%。

三、教育费附加:

实交营业税额的3%

四、个人所得税:

(劳务收入-扣除额)×20%

其中的扣除额:一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800元;一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20%。

一次收入在20000-50000元之间的,超过20000元的部分加征5成;一次收入超过50000元的,超过部分加征10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