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公式反推(含税计算 举例:劳务费1000元,开发票,含税后是多少钱?(劳务税0.076)怎么计算?)
内容导航:
Q1:劳务费税率如何计算
劳务费税率计算公式:应纳税款=劳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劳务费不到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收入*(1-20%);收入超过20000元的,还要加成征收,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征十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Q2:工龄19年如何计算劳务费
劳务费与你的工龄无关,这个与你的前12个月平均工资来算的,就是把12个月的工资相加/12就是依这个来算的。
同问。。。
Q3:劳务费计算公式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
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
(3)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Q4:含税计算 举例:劳务费1000元,开发票,含税后是多少钱?(劳务税0.076)怎么计算?
劳务费的税率是不固定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发放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1、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含)不上税;
2、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800元至4000元(含)的,扣除费用800元,税率为20%;
3、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至250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20%;
4、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30%,并减2000元速算扣除数;
5、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625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40%,并减7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其组成计税价格为:组价=(成本+利润)/(1-税率)
假设成本+利润为1,税率是0.076
则组成计税价格是1.082
如果你要把税金含在发票里,加上税金的金额是1082,比1076多6元。
如果1000元不是含税价,那么含税就是1076元。
Q5:初级经济法,劳务报酬所得计算
选b
劳务报酬按照先扣除,然后按金额比照税率计算求得
劳务收入小于4000元/次的,扣除800元;对于劳务收入大于4000元/次的,扣除20%;
扣除后金额在2万元以下的,以“扣除后金额*20%”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
扣除后金额在2万至5万元之间的,以“扣除后金额*30%-2000”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
扣除后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以“扣除后金额*40%-7000”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
其中2000,7000为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60000*0.8=48000,48000在20000到50000之间,
个人所得税=48000*30%-2000=12400
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