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班组管理模式?如何做好班组精细化管理?

劳务班组管理模式?如何做好班组精细化管理?

内容导航:

Q1: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建筑装修行业的施工班组呢?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说,但是要讲理论没有实践,又不可能说清楚。

只能简单的回复一下。

有效管理,泛言之,是对要管理的单位,管理到位,达到管控目标。

对建筑行业的班组管理,原则上是使用劳动定额管理。即根据班组的专业,人数,下达一定数量的生产任务。

任务下达多了,班组完成不了,造成计划与生产脱节。下达少了,造成人员窝工,工人拿不到足额的工资,造成人心涣散和人员流失。

单一任务的连续性,多层任务的互相影响等。比如水电暗埋,就必须在装饰工程前面完成,否则会造成返工等。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来下达定额任务。比如说工长,是对班组下达施工任务的直接责任人。

有的单位工长由技术员兼任,把技术和任务下达集一人身上。

另外根据定额下达任务单,也有技巧。有的事情比较好干,任务完成条件好,有的任务看似容易,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下达任务,也必须合理搭配,不能把好干的都给一个班组,这样会影响其他班组干工作的积极性。

还有机械设备调配、任务合理穿插、完成任务的工序等都要考虑进去。否则及易造成先完成任务的班组,被后完成任务的班组拖后腿。

把这些问题和工作考虑到位了,再合理下达施工任务,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到位,就不容易出现问题了。

班组工作进展正常,顺利就能达到有效管控的目的。

建筑工程的泥工很简单 就是搞混凝土、砌墙上粗砂 室内装修的泥工也会这些 但室内装修的泥工还需要会贴瓷砖

Q2:如何管理劳务班组

主要还是要制定一定的班组规章制度,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另外要和工人多点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做到刚柔并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你应该多多了解他们,对症下药啊。比方,缺钱的,你可以让他们多干点,付点加班费。不要太仁慈,这样会觉得你好欺负。也不能太凶,让他们怕你啊。张弛有力,才能事半功倍。相信你OK

要采取软硬结合的形式,他不听话你先找他好好谈谈,把道理说给他听,如果还不听话只有采取罚款,你让他出血他不会不听话的

为什么一提到这些就要提管理呢,你喜欢被管理嘛?同样,别人也不喜欢呢...经营人就是经营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找到需求点不就完了嘛...

Q3:如何管理劳务班组

主要还是要制定一定的班组规章制度,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另外要和工人多点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做到刚柔并用!

Q4:如何做好班组精细化管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做好班组精细化管理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而班组管理是企业的灵魂。做好班组管理,在管理中不断提高,是应该思考的问题。班组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生产班组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班组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好班组建设;如何广开言路,开展好合理化建议活动,发挥小改、小革的效能作用,把班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这才是关键。在开展精细化管理时,首先要把开展6H(生产现场六源)管理活动作为切入点。通过查找“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和危险源)和制定“六源”整治的一系列保障措施,使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得到了保证,同时对推进精细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班组能否认识精细化,关注重点和细微并在具体工作中应用精细化,提高工作质量并形成员工自觉的行为和氛围,这是目的。

一、认识精细化 关注重点和细微

 首先,对“精细化管理”要从思想上重视它,积极接受它。对自身来说,精细能体验个人的精明、细心的工作作风,能培养个人严谨扎实的工作风格,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精细不是小气,是一种深度、一种拓展。它能培养人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延伸成为个人的内在气质、工作习惯和素养,为以后工作、生活铺就平坦的路。对于企业精细化管理来说,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在管理上“精雕细琢”,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把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劳动管理、经济分析等抓细抓实,做到“细”。对工作过程,做到严谨、周密和细微,如工作的规范流程、计划方案、技术标准等;对工作结果的完美、有效和最佳,如规范流程的高效性、方案的效益性、技术指标的准确性等都做到“精”。

其次,应当正面认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第一,加强精细化管理,是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效扩大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二,加强精细化管理,是要通过必要、合理和有效的控制,保证良好的质量和到位的服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相对成本,创出效益。管理的成本在所有工作中都存在,但是并不被人们所清晰认识。同样的工作,没有效率和效益,实际上是在浪费管理成本,而且是持续的浪费。但如果我们能认识和了解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关键所在,关注重点和细微,完善流程并予以控制,责任到位,看似在增加工作量、增加投入、增加成本,但只要产生质变的结果,产出有价值的效益,实际上是降低了相对管理成本。第三,加强精细化管理,强调和提升价值的创造能力。我们通过实施6H管理活动这一举措,使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基础管理、质量管理等都得以提升,充分说明推动了精细化管理和实施精细化的创造性和效益。  

二、有序管理 健全制度 逐步推行班组精细化

有序管理的重点是先“理”后“管”。管理工作先淡化“管”的意识,包括权利和约束,通过梳理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明确职责,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寻找工作和服务上的差距,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做细、求精。用精细化管理审视低效率、低效益的日常工作,并根据重要性和影响面确定改善的内容和目标,寻求突破点。因为,任何一项新工作、新任务、新项目、新技术、新工艺,都应当全新地将精细化管理灌入其中,确立新方法,建立新标准。方法和标准,就要依靠健全的制度,规范的标准制度,这不仅是指导,更重要的是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并提升成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从健全制度、夯实基础管理、统一标准着手,不断提高管理者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不断向精确的目标靠近。

三、班组“精细化管理”要有长久性

长久而坚定地实施精细化管理,应当有严格、可操作、有效的监督手段,否则会影响执行效果的评判。在“精细化管理”整个系统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及时地挖掘和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好的解决方法,科学持久地改进,将决定的事做正确。推进精细化管理,既是对传统粗放管理工作的警示,也是对发展新阶段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标准,搞精细化不是形式,而应当付诸于行动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使精细化管理成为我们共同的自觉思维和行为,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使之持久化,真正改善管理工作、改善工作方法,适应竞争和发展环境的变化。

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但唯一不变的惟有精细化的管理。在班组实际生产管理中,把精细化管理的侧重点放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基础管理等几个方面,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使各项工作真正步入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四、运用“精细化管理”,提升班组具体工作质量

1、安全管理实施精细化。第一,要加大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认真分析各种生产事故,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检查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安全措施是否得力、事故隐患是否存在、“四不放过”是否真正做到位等。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工作,长期坚持查“六源”活动,并形成PDCA的闭环控制,确保安全生产过程的“细”与“实”。第二,班组安全管理的精细化,重点内容在现场管理。(1)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消除装置性违章,保障作业过程的安全。(2)设备管理整洁,安全附件齐全,严格执行设备巡视、点检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3)抓好安全培训,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物的不安全状况,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4)材料、备件摆放整齐,各种工具、器材实行定置管理,物放有序,安全标志齐全,色标醒目。(5)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及班组安全制度。(6)班组员工要在生产现场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各种原始记录必须做到准确、标准、规范。

2、质量管理实施精细化。全面推行 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是企业的命脉。要严格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对班组生产作业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从严规范管理,抓三项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的落实、把好各质检点的验收关。搞好持续改进,提高检修质量,从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和可靠性出发,提升质量意识。

3、技术管理实施精细化。第一,在设备改造方面,坚持科技创新、挖潜改造,进行小改小革。以“小、实、活、新”为原则,开展“QC”现场攻关活动,解决设备中存在的先天不足和薄弱环节,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第二,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增产节资,控制费用,降低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第三,在对外委托的设备改造施工中,要针对工程特点,组建项目团队,应用项目管理的四步法(启动、计划、实施跟踪与控制、收尾)进行项目管理,通过建立完整的组织措施,保证施工改造的有序进行,同时形成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方法,才能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4、基础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说到底是如何完成任务、创造效益。基础管理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组整体管理水平。第一,必须依“三标一体”的具体要求,本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原则,尽量在基础工作的编制和整理上体现其“合理、实用、简洁”的特性,力求满足实际生产工作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尽量避免形式化的东西,并虚心学习和改进不足,结合班组实际情况不断整改和细化基础工作,使班组基础管理更加完善并真正发挥作用。第二,夯实基础资料,班组要对所辖设备的技术资料要做到精细。设备系统图册要随系统的变化随时更改;备品配件清册要随设备的更新改造及时更新;设备台帐、技术报告等要分类保存、定置管理;设备历史记录要齐全、历史数据要准确,做到心中有数等等。这样全方位的支撑和精细的管理,才能保证基础资料管理的实效性和具体工作的融合性,才能保证班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Q5:施工队班组管理办法

转载二则,供参考。 施工班组管理 1、 工程进度 工程施工的进度应满足工期总进度的要求,各个检验批的施工进度应满足项目现场管理的合理需要。 为此班组应配足操作人员,保持技壮工的比例为1:2~1:3之间,合理的安排工人的作息时间。 2、 施工质量 工程施工的质量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技术变更的要求进行施工,符合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应按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具体作业,并且施工产品满足观感质量的要求。 班组必须加强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奖惩制度。 3、 成本管理 施工中必须杜绝长料短用,短料不用,废料不收的现象。 在不影响其它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 协助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材料管理。 施工班组管理 钢筋工职责 1. 认真熟悉图纸掌握规范和施工工艺。 2. 钢筋的加工和场地料场的堆放应按图纸和规范规定加工,料场的堆放应分类架起堆放。 3. 钢筋的绑扎和施工,应由专人负责技术、验收工作,砼施工期间要由专人负责看护钢筋,杜绝钢筋位移。 4. 现场的所有钢筋制作、绑扎要求每层施工完毕做到活完场地清,现场、施工层,不得有剩余的零散钢筋和绑丝、垫块等材料。 5. 安全的管理应从钢筋队长做起,保障职工的生命和权益。 以上条款如不按制度执行将由现场主管工长进行教育和罚款处理。 木工职责 1. 例行节约下料,杜绝浪费木材,增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砼无涨模缩模。 2. 由专人负责构造柱、顶板、圈梁完工后的质量验收。尤其对模板的标高、平整度、几何尺寸、加固牢度进行阶段验收。 3. 每层施工完毕后,必须做到清理楼层内的所有零散模板、扣件、S钩、卡扣、钉子等。 4. 砼浇筑时除看护模板外,对浇筑时振漏的水泥浆及时清理,清运到施工层。 5. 现场的料具管理,顶柱、模板、钢管无论使用和未使用的及拆下所有周转工具必须码放整齐。 6. 对楼层拆模后的砼外观有质量缺陷的,及时进行处理。拆模后的柱、梁、楼梯进行外观剔凿,拆下的所有物品随时整理码放或运到使用层。 7. 每天随时上缴小型使用工具,对非正常使用损坏的加倍赔偿。 8. 楼层的施工必须保障职工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严禁违章施工。 瓦工职责 1. 认真按施工规范施工,加强对组砌方法的管理。 2. 质量要求:保证砌块的粘桨面、平整度、标高等的准确度。 正确使用压墙筋。 3. 严禁打七分头、坡砖,干砖严禁上墙,遇构造柱时一律砌咽口灰。 4. 砌体施工采用三一砌法,做到”三行一吊,五行一靠”。 5. 整墙砌筑完毕后,清理马牙差及钢筋上散落的砂浆,以及墙下的碎砖。 6. 每砌完一道墙必须通过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签收。 壮工职责 1. 保证满足供应技工的材料供应。 2. 每道墙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落地灰和剩余的红砖。 3. 做到下班活地清,每下班前集中清理灰车内的余灰,后台壮工、清理洗刷搅拌机,清理机械外表的灰垢,刷废机油进行养护。 4. 必须听从现场管理人员的安排和调度。 5. 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管理人员职责与分工 1. 以身作则带头搞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 2. 分管的队长对自己的分管专业负全部责任,不得推诿。 3. 做到四勤“嘴勤、眼勤、手勤、腿勤”,及时检查施工段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安排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验收,对每道工序施工认真检查。 5. 对工程发现问题及时召开临时会议,着重研究处理办法,避免重大质量问题发生。 6. 开拓手脚,努力拼搏,从管理到职工的改观新的面貌。 7. 努力为工程多想办法出主意,从经济上科学的工艺上,多下功夫,从而赢得社会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