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务工和正式工(劳务工和正式工区别)

什么是劳务工和正式工(劳务工和正式工区别)

内容导航:

Q1:国企里合同工和劳务工到底有好大区别?

答案 是的 有很大的区别 例如 正式工 可以享受该有的 和稳定的工资 ······等!!! 他们就没有了。 党就是这样滴

(一)签订合同方式的不同

合同工:工人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直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

劳务工:工人与中心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签订上岗协议,与用人单位不产生直接的劳动关系。

(二)承担的风险事务不同

合同工:合同工由于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的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用人以后所有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即必须直接面对录用员工的劳资福利纠纷,还要同时面对诸多政府部门,如劳动、人事、社保、公积金、档案、户籍管理部门等等;

劳务工:劳务工与用人单位没有劳动合同约束,只有上岗协议,因此用人单位对不称职的员工可以随时退回至中心,由中心重新安排人员上岗,这样给员工产生一种竞争上岗的压力。劳动用工、退工、工资发放等大量事务性操作协调问题统一由中心处理,节约用人单位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把用人单位人事部门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围绕企业发展的目标专注于人员的选择、激励与考核等企业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差别当然很大了。劳务工劳动关系在人才市场,工资由人才公司支付,即他不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编制内。从待遇上讲,企业所发放的福利、住房补贴等待遇都没有劳务工的,有的企业承诺劳务工待遇和正式员工一样,那是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可能会做的到,企业从自己的效益里面为劳务工补足福利。涉及到金额比较大的部分,企业难以处理的就会存在很大差别了。比如有的企业,正式员工每年的医疗补贴现金部分劳务工就没有...

Q2:劳务工和正式工区别

在国有企业中,正式工与劳务工的区别就是正式工有编制,相对稳定,待遇好、社会保险齐全;而劳务工没有编制,类似于“临时工”,工作不稳定、待遇较差、不一定能够享受齐全的社会保险。

在政府部门,劳务工没有国家编制,正式工有国家编制,福利待遇也不同。

在民营企业中,两者没有特别的差别。

Q3:劳务工与正式工的差距有多大?

每个工厂的差距都不一样。 总而言之劳务工与正式工就不能比。劳务工的待遇不能和正式工相提并论

天壤之别;正式工拥有的年终奖,分红,升级提干,社会保险,工资调整,加班工资等都与劳务工无关

Q4:劳务派遣和正式工有啥差别?

一、劳务派遣与正式工的区别

1.劳务派遣在国企没有编制,正式工是在国企有编制的。

2.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最大的区别就是签署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同。正式员工是直接与工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而派遣工是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员工与用工企业没有劳动关系的。劳务派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分离,形成“有关系没劳动、有劳动没关系”的特殊形态。

3.除了两者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不同之外,它们的待遇也是有差别的。劳务派遣在国企无论是待遇还是晋升都是很难的,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五险一金”等待遇远低于正式工,大多数劳务派遣员工都没有单位归属感,感觉是被边缘化的。

4.发生劳动争议,处理的单位不同。正式工与工作的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由劳动者和工作单位双方处理。劳务派遣工与工作单位发生争议,由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双方处理。

二、企业为什么要用劳务派遣不用正式工?

1.企业使用正式工招聘成本很大,如果用劳务派遣工的话,员工的招聘是由劳务公司来做,那就能节省成本。

2.国企中是有岗位设置的,每年每个公司可以招聘多少员工都是明确的,但好多时候招聘的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于是就通过招聘劳务派遣人员来分担正式工的工作。

3.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可以规避风险,企业使用正式工的话如果发生劳动纠纷是企业承担的,但是使用劳动派遣的话,发生纠纷就由劳务派遣公司解决。

4.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更方便更灵活用工,有些正式工干的工作劳务派遣工做得也很好,并且一个正式工的工资可以抵2-3个劳务派遣工的工资。企业使用正式工一到淡季的话企业就需要养着一大批新人这样无形之中是给企业增加营运成本,如果是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话,企业就可以在旺季时增加派遣员工,淡季时减少派遣人员,非常方便。

Q5:劳务派遣的员工跟正式员工有什么差别?

今天,你被劳务派遣了吗??? 这是论坛上比较热的一句话 法律上 原则上 政策上来讲,劳务派遣有以下好处:1. 使流动就业组织化2. 使灵活就业组织化3. 促进体制内就业机制转换4. 提高用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无论从政策还是法律来解读“劳务派遣”,这都是很积极很和谐的用工,也是新劳动法掀起的社会现象。 然而,网上的骂声一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中石油、中移动、沃尔玛、化为等特大企业纷纷实行。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新劳动法不经意的漏洞被企业逮个正着,却给职工带来很头痛很不安的问题 ⑴ 劳动合同问题 ⑵ 参加社会保险问题 ⑶ 跨地区就业的政策衔接问题 ⑷ 劳动者的其他权益问题 ⑸ 容易发生争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