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务派遣现状?劳务派遣公司怎么样?

我国劳务派遣现状?劳务派遣公司怎么样?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公司怎么样?

劳务派遣是只是劳务输入,他替代单位来招工的一种形式,就是说他与你签劳务合同,用人单位不和你签合同,用人单位可以随时不要你,你就好不要去劳务派遣是蒙人的单位。

目前大部分单位招聘的中均使用劳务输入的用工形式,就是你和使用你的单位没有直接劳动合同关系,你和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公司派遣你到使用你的单位工作,这种方式具有中国特色,但短期可能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对使用单位来说,降低了用人成本。对就业者来说,首先要看使用你的单位情况,其次和你签订合同劳务公司的资质和信誉,三是你的待遇情况(薪酬和缴纳保险等情况)必须问清楚。等等。

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动派遣机构已经不同于职业介绍机构,它成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具体你可以去搜索一些人力资源公司,比如四川道远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会给你做一个详细解答。

劳务派遣公司要看他招的是什么工,如果是公司内部的员工的话就还可以,如果是要派到其他单位去的话就危险了,因为很多都是派去做业务的

Q2:劳务派遣的利弊

大致有以下几点优势所在: 一、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一般情况下,务工人员与企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后,企业首先必须给这名员工支付除规定工资待遇(如基本工资、津贴、加班费、轮班费等)、社保公积金之外的奖金福利待遇。为了能让员工尽快掌握操作技能并不断提高,企业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支付必须的培训费用。而派遣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已经经过派遣单位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就进入工作状态,如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派遣单位负责重新培训或调换人员,从而企业无需在支出大量的培训费用。此外,对大量合同员工的管理也是一块不小的成本。因此,如果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话,就可以免去奖金、培训及管理成本,数量越多,节约的成本就越多。 二、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由于派遣员工是与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因此所有有关劳动保障及管理风险都由派遣单位承担。如派遣员工在企业发生劳动纠纷,就会由派遣单位出面进行调解;若员工发生工伤、怀孕、生病及其它安全问题,也将会由派遣单位承担经济损失;企业也不必担心员工素质低难以管理和频繁跳槽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派遣单位也可以为企业承担突发性大量招聘和裁员带来的风险。因此,就企业而言,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减轻企业的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 三、改善企业用工灵活机制,促进就业人员的增加 企业使用多种劳务用工形式,有利于企业灵活的分散风险,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组织生产,在固定一定比例的正式员工的基础上,科学机动的配置员工,实现以低成本获取高利润的企业经营原则。另一方面,劳务派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如企业会将优秀的劳务派遣员工聘为正式的企业员工,对派遣员工甚至正式员工都能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不可避免的弊端: 一、个别派遣公司用工操作不规范 个别一些民营派遣公司运作不规范、不合法,如不交或少交社保,或变相的克扣员工工资等,从而影响了劳务派遣行业的整体形象,破坏了企业以及个人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信任。此外,由于派遣员工、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三角关系,更容易产生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劳动安全易被忽视等弊端。 二、人员流动性大,不利社会和企业的管理 由于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比正式员工低,且从事更多低层次或高强度的工作岗位,于是造成派遣员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离职率、失业率高,给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都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 三、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劳务派遣需求 由于劳务派遣人员中以外地人员居多,因此为了能够让他们安全安心的工作,就需要为他们安排合适的住所。然而,随着近年来劳务派遣人数的快速增加,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快速增长的劳务派遣需求。而事实上,住宿配套设施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引进外地人才的步伐,因此对外招收劳务人员以及对外招揽人才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派遣公司法律和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不利其快速的发展 由于劳务派遣人员的增加以及区内外各类派遣公司之间竞争的加强,派遣公司的法律和经营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大。以园区劳务公司为例,一方面企业支付给劳务公司的劳务管理费因竞争的原因在不断下降(最低的只有每人每月32元),另一方面如工伤、怀孕、生病、职业病、员工安全、突然大批裁员,以及由于非正常离职、员工工作过失或严重违纪违规等原因使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要求劳务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等,都使劳务公司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同时也制约了它的发展。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弊端不可避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它的正常发展,但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还是受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它对扩大就业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何合理合法的运作和利用应该就是所有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甚至社会所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劳务派遣的利弊,根据本人做劳务外派的经验,有以下几方面:

先说利:1. 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或地区的优势(闲散或剩余)劳动力,既解决了劳动者收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其他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紧张或不足的问题; 2. 锻炼和增长了劳动者的技能,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用工单位的发展;3. 增强了地区间或国家之间的联络,带动行业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再说弊:1.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合同条款不够严谨,给劳务纠纷埋下隐患;2. 受劳动者、用工单位、劳务中介三方诚信度,以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责权利的界限不清,劳务纠纷不断;3. 受前两项关系的制约,劳务派遣的三个方面不仅得不到一利,相反,有可能破坏了原有的相对和谐关系。仅供参考。

Q3:MBA硕士论文题目“我国银行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研究”这样写好不好?

1、劳动力派遣制的起源与现状

2、我国银行业用工的现状

3、银行业派遣制产生的必要性(规避政策风险、降低用工成本、优化用工制度、优化员工结构)

4、银行派遣制在实行中存在的问题(同工同酬问题、员工晋升及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派遣员工在银行内部地位问题、员工的稳定性问题)

5、对派遣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A、合法用工,在制度和机制上真正实现同工同酬

B、制定派遣员工进入正式用工的机制,使他们干得有希望有盼头。

C、引导派遣制员工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使他们有安全感

D、提高银行派遣企业的管理水平,真正做到专业,不仅对人力资源政策及相关业务熟悉,同时对银行业的经营及管理也要精通。这样才能培养出银行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

你好!

先写文章,最后写题目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Q4:上海的劳务派遣发展前景是否可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务派遣已走过了萌芽过程,正在发展壮大,并日趋成熟,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具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劳务派遣公司近3万家,派遣员工大约2700万人,占全国职工人数的比例不到5%。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劳务派遣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上海市2003年劳务派遣工占企业全部用工人数的28.3%,2006年上升至33.8%,2007年达38.3%,2008年初达39.7%,最近两三年该数值持续上升,2010年底上海市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单位有4.29万家,劳务派遣用工132.9万人,比2008年初分别增加67%和95.7%。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劳务派遣行业的增长速度将不断加快,成长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劳务派遣行业虽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已在我国显示出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促进体制内就业机制转换、促进城乡就业结构转变、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等方面,劳务派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务派遣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用工形式,继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劳务派遣行业研究小组表示,近两年我国劳动力派遣市场正以15%以上速度增长,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预计到2015年我国劳务派遣工规模将达到6000万人,占全国职工人数的比例将超过20%。

我就是生活在上海的本地人,我觉得上海的劳雾派遣发展空前的好,我都想透资做这个了,但是还的像业界的明星易才人力资源服雾看齐,多学习他们的技术经验。

是否可观取决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第一,上海政策是否对“同工同酬”做更严格的解释。不但是工资报酬相同,而且做到同待遇,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福利待遇相同。比如银行,不但要和银行正式职工的同岗位工资相同,还有有享受银行超高企业年金和补充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各种过节费、旅游等福利待遇。如果这样你认为银行还会使用劳务派遣吗?无形中多出一笔人力资源管理费。

第二,“三性”的监督力度。“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

临时性非常明确的“6个月”,也就是说如果仅临时性而言,才是回归了劳务派遣的本来面目,劳动者和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然后劳务公司根据自身的信息优势,将劳动者派遣到需要临时需要员工的地方,一个地方可能做4个月,然后回劳务公司,再去另一个地方做5个月,举个典型的例子,超市要盘点,工作量很大,时间紧,光靠自身人力无法按时完成,不可能专门养一批盘点工,可以请劳务派遣,就干3天。

辅助性,这个也很好理解,劳务派遣从事的是帮助实现主营业务的辅助,可能实际中五花八门,但举个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理解,一个正式工是汽车修理工,劳务派遣是专门负责上下班工具整理,在工作递递工具,擦擦机油的角色。

替代性,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比如说财务,暂时顶替下去休产假的财务是非常典型的替代性的表现。

如果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文件执行,您认为上海的劳务派遣发展前景可观吗?

第三,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这个比例就奥妙了,劳务派遣占80%也是一定比例,占10%也是一定比例。这个比例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前景的可观与否,当然监察力度也是关键,就算10%没有人查等于白说。查出没有处罚力度等于白查。

综上所诉,上海的劳务派遣发展前景是否可观,敬请期待上海的政策。

个人推测,以前劳务派遣怎么红火,以后还怎么红火,可能表面上收敛点,底下有无数的漏洞可以利用的。

Q5: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如何?

一、建筑业劳务派遣市场分析 (1)建筑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建筑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3)建筑业劳务派遣工需求分析 (4)建筑业劳务派遣工需求趋势

二、电力行业劳务派遣市场分析 (1)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3)电力行业劳务派遣工需求分析 (4)电力行业劳务派遣工需求趋势

三、中国劳务派遣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北京市劳务派遣市场分析

四、北京市劳务派遣行业供求分析 (1)北京市劳务派遣企业发展规模 (2)北京市劳务派遣工供给现状 (3)北京市用工单位派遣工需求分析

五、北京市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问题

六、北京市劳务派遣行业发展建议

七、天津市劳务派遣市场分析

八、天津市劳务派遣行业供求分析 (1)天津市劳务派遣企业发展规模 2016年中国劳务派遣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天津市劳务派遣工供给现状 (3)天津市用工单位派遣工需求分析

九、天津市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问题

十、天津市劳务派遣行业发展建议

十一、上海市劳务派遣市场分析

十二、上海市劳务派遣行业供求分析 (1)上海市劳务派遣企业数量 (2)上海市劳务派遣工数量 (3)上海市用工单位派遣工需求分。

十三、上海市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问题,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监管标准不健全,税务部门对劳务外包的纳税监管不完善,上海市劳务派遣行业趋势预测及建议,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准入机制,建立风险备用金制度,制定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区分标准,加强劳务派遣行业税务改革监督,加强劳务发票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