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社保代缴协议?劳务派遣公司的个人所得税由谁交?交多少?一年后真的有的退税吗?

劳务派遣社保代缴协议?劳务派遣公司的个人所得税由谁交?交多少?一年后真的有的退税吗?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公司的个人所得税由谁交?交多少?一年后真的有的退税吗?

如果你是劳务派遣员工,由劳务派遣公司给你发放工资,如果你的工资收入达到纳税标准,应该由劳务派遣公司每月从给你发放的工资中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至于每月预缴多少、全年缴纳多少,要看你每月工资多少、全年工资多少,还有专项扣除多少、专项附加扣除多少。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属于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你每月收入不超过五千元,全年收入不超过六万元,就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年以后是否有退税,要看具体情况。由于个人所得税是按年征收、按月预缴的,年终汇算清缴时,如果全年应缴税额大于全年累计已经预缴税额,就需要补税;如果全年应缴税额小于全年累计已经预缴税额,那么就应当退税。

Q2:劳务派遣员工的薪资由用工单位还是用人单位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劳务派遣员工的薪资是由用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

劳动派遣员工是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而不是用工单位。其薪资发放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个税也是由用人单位代缴的。

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用工协议,应当由用工单位向用人单位收取用工费用,按约定的部分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则对用工单位来说,按全额确认收入,按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为成本,增值税按差额征收,则劳务派遣员工的个税应当由用工单位申报个税。

扩展资料:

劳务派遣单位就是与被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承担《劳动法》上义务的用人单位。

劳务派遣单位虽然没有实际指挥被派遣员工进行劳动,而只是将

被派遣员工组织起来,统一管理,并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安排被派遣员工前往进行工作。

但是,由于劳务派遣单位实际与被派遣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了劳动关

系,在《劳动法》上,劳务派遣单位就是与被派遣员工相对的用人单位一方,并须依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被派遣员工承担义务。

从劳动法的角度,应当由用工单位(即劳务公司)申报个税,根据劳动关系来确定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Q3:跨省施工的建筑企业劳务派遣人员,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业跨省异地工程作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2号)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总承包企业和分承包企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聘用劳务人员跨省异地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由劳务派遣公司依法代扣代缴并向工程作业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劳务发生在国外,先在国外交,然后回国抵免

Q4:劳务公司个税怎么交纳

劳务公司按你当月劳务收入的5%计算营业税,按营业税的7%计算城市建设维护税,3%计算教育费附加,1%计算地方教育费附加。

劳动报酬800元以下的不用交税,因此500的时候不用交税

劳动报酬是3500的时候,个税=(3500-800)*20%=540元

Q5:我国企业外派人员企业如何缴个税

外派人员取得的境外工资薪金所得中,境内派出单位支付或负担的部分,其负有代扣代缴的义务;境外单位支付的部分,外派人员负有自行申报义务。但是,为方便外派人员申报税款,可委托其在中国境内的派出机构办理纳税申报。

已经离职了,就不需要发放工资,那么也就不需要再扣减3500元,就直接用奖金/12来决定税率级数。

(一) 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按照商数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二)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a-速算扣除数a。  

案例:某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4000元。  

第一, 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的商数2000,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0%和速算扣除数为105;

第二,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4000×10%-105=2295元。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叁仟元伍佰元后(外籍人员按肆仟捌佰元)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