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差额纳税?如何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82?
内容导航:
Q1:如何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82
不明白啊 = =!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第四款明确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也就是说,工业企业在货物发出时,才认定纳税义务的发生。而按照这一规定来确定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不仅不符合增值税进、销项的配比原则,而且影响税收收入的月均衡进度,影响当年税收收入的实现,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一、从税收的设置上看,通常分为流转税、所得税、收益税、财产及行为税。从生产企业缴纳的税种看,一般是先有流转税,后有所得税;不应该出现未缴纳流转税而先缴纳所得税的情况。因此,工业企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必须按月确定其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从而确定收入的实现,确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和金额。 二、从法学角度来看,《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在纳税期内可以按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由于《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第四款明确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也就是说,工业企业在货物发出时,才认定纳税义务的发生。而按照这一规定来确定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不仅不符合增值税进、销项的配比原则,而且影响税收收入的月均衡进度,影响当年税收收入的实现,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一、从税收的设置上看,通常分为流转税、所得税、收益税、财产及行为税。从生产企业缴纳的税种看,一般是先有流转税,后有所得税;不应该出现未缴纳流转税而先缴纳所得税的情况。因此,工业企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必须按月确定其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从而确定收入的实现,确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和金额。 二、从法学角度来看,《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在纳税期内可以按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由于《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对所要销售的货物生产的时间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对纳税人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可以参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来确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和金额。 三、从有利于增值税及时足额入库,保证税收收入的角度看,按目前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企业只有在货物发出后,才确认收入的时间。企业在平时购进材料时,所取得的扣税凭证均已作进项税申报抵扣,而没有收入实现,这不仅不符合增值税进、销项税的配比原则,而且还会将其他业务收入实现的税金抵减掉,造成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少缴税款。企业在货物发出后,确认收入的实现,收入额又非常大,必定会形成较大的应纳税额,这就形成了欠税的因素。这样不仅不利于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也不利于税款均衡入库。若按照每月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确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不仅符合增值税进、销项税的配比原则,而且企业每月均缴纳增值税,将一次形成的大量税款分次缴纳,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均衡入库,不形成欠税。
Q2:会计和税法问题?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品适用3%的征收率,不区分供货商是否为一般纳税人。两个问题都是按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适用
(一)1%
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对湖北省以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即: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享受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并按照1%征收率开具增值税发票,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
(二)3%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增值税的征收率为3%;
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享受复工复业减免税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放弃减税或免税,按照3%征收率申报纳税并开具3%征收率的专用发票,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三)5%
主要包括销售不动产,不动产租赁,转让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安全保护服务选择差额纳税的。
注:征收率通常情况下是3%,容易与5%记混的单独记忆一下:
建筑服务,有形动产租赁,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安全保护服务未选择差额纳税的,这些容易混成5%,实际上是3%。
(四)两个减按:
1. 个人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5%)×1.5%
2.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旧货,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3%)×2%
Q3:营改增后劳务派遣到底如何计税和开票
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劳务派遣服务、收费公路通行费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47号)规定:
1、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2、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3、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4、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
1、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2、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
3、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4、第六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扩展资料:
转型后应纳税额计算规则:
1、转型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可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如取得外地或本市非试点纳税人的原属于营业税可差额征收范围的发票,可按发票金额在销售额中扣除;如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专用发票可按发票注明的税款抵扣销项税额。
2、转型后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交通运输业、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纳税人取得的外省市和本市非试点纳税人的原属于营业税可差额征收范围的发票,可按发票金额在销售额中扣除。
(1)其他行业如取得外省市和本市非试点纳税人的原属于营业税可差额征收范围的发票,也可按发票额在销售额中扣除。
(2)但取得的本市试点一般纳税人或试点小规模纳税人的发票,不可扣除销售额。
3、税率档次
(1)根据试点方案,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
(2)新增试点行业的原有营业税优惠政策原则上延续,对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政策。
参考资料:
劳务派遣-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营业税改增值税
Q4:纳税人提供运输劳务的,并且采取预收款方式的,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该是即提供应税劳务并取得收入款项的当天,按你所说的,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如有签订合同,应在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即收取预收款方式的当天。未签订合同或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应在提供运输劳务完成的当天。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所称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你好!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该是即提供应税劳务并取得收入款项的当天.
可以根据营业税有关法规,参考地方性法规执行。
如有疑问,请追问。
提供应税劳务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Q5:已收款,并已开发票,可以分成几个月做收入吗?
不可以。
《增值税法》第十九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二)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第二十三条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5343338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营业税法》第十二条: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营业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第十五条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不行发票已经开了只能做本月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什么行业?一般开票后就要当月确认收入的。你要分月确认收入就该分成几张来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