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劳务派遣值得去吗?为什么很多国企都采用劳务派遣 合法么?
内容导航:
Q1: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国企和正式进入私企相比,你觉得哪个更好?
不要派遣!不要派遣!
我有长辈亲戚在某国企做派遣工,辛辛苦苦二十年,工资几乎没怎么涨过,干的活倒是年年涨,什么公司活动福利都每份,而且还要遭遇正式工的各种白眼,他跟我说,以后再也不要干派遣工。派遣工就是在人家国企里给人家干活的保姆,就是封建大宅门里给人家打工的长工。
国企的派遣工,除了说出去好听点,比如“我在中XX工作”,其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首先就是工资低,那是真的低!在堂堂500强的大国企,拿着两三千的工资啊。再就是几乎没有任何福利,很多岗位年终连个奖金都没有。
再就是对人的心理是无情的碾压,人家正式工去旅游了,你没份;人家正式工聚餐去了,不叫你;人家正式工发福利了,你没份;人家正式工涨工资了,你没份;人家正式工啥也不干,你不行,你的死命的干活,而且还得到处挨批评。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只有心理超级强大的人才能做到。
而且,一入派遣深似海,从此升职是路人。派遣工基本就没有任何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去别的公司,人家三五年都做经理主管了,你这儿三五年就为了要“转正”,而且转正的机会很少,就是有机会也是给那些有背景有关系的。
所以,我强烈建议,不要去做派遣工耗费生命,而是去私企做正式工,虽然再累再苦,那起码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奋斗,干的好就能升职加薪,而且可以骄傲的说“我在XXX工作”,而不是像派遣工那样,说在哪工作,连个底气都没有。
我已经写了大量文章,来抵制派遣用工,我实在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用工制度,这种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和封建社会被派往地主家里做长工,没有任何区别。
500强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Q2:国企和央企怎么进,难道就读书考进去这一条途径吗?
倒是不一定都是考进去的,问题在于学历是基本要求。
一般国有企业和央企都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等渠道。当然一些国有企业和央企也会通过猎头获取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学历是硬杠杠。不管你是进去做什么工作,对学历都是有要求的。即使是普通工人岗位,一般也要求大专以上学历。
Q3:劳动派遣人员进入国企非要签劳动合同吗?只写一张工作简历可以吗?
劳动派遣人员进入国企必须要签劳动合同,只写一张工作简历不可以
应该不能吧。
Q4:为什么很多国企都采用劳务派遣 合法么?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相比,由于其国家出资的性质,使其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对其使用劳务派遣工具有更加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但是,国有企业在处理劳务派遣关系时,由于法律认识不足等原因,出现了较多劳动纠纷,国有企业究竟应当如何合法、合理、有效地使用劳务派遣劳动者?
国企劳务派遣用工特点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的劳务派遣工作与私营企业劳务派遣工作的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劳务派遣工的需求更迫切
编制是国有企业的标志性特征。国家通过控制编制及编制中的领导职数来控制国有企业的人事关系,从而控制国有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但是随着国企规模的扩大,原先的编制数额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国企又不能向私企那样随意扩大编制数额。因此,国有企业通过不断的招聘和使用非正式工来缓解这一矛盾。可见,国有企业对劳务派遣的需求远远大于私营企业对劳务派遣的需求。
2.容易面临更大风险
国有企业一般是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或对国家经济起到主导作用的大型企业。虽然他们从事的也是市场经济行为,但却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运行、社会公共利益和广大民众的生活。这就要求国企的市场行为必须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约束,否则将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国企中,由于劳务派遣工等非正式工在所有员工中所占比例很高,不可避免会有部分劳务派遣工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一方面劳务派遣工的人事管理属于劳务派遣公司,国企只在业务中对其具有管理和指挥权限,对其管理和约束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较大的福利待遇差距可能会让部分劳务派遣员工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而让他们在工作态度上有所懈怠。
多个因素使得国有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工时面临着更大的用工风险。国有企业在使用大量劳务派遣工时,可能需要制定更严格的制度、建立更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履行更大的审慎注意和监督管理职责。防止出现劳务派遣用工不当引发的相关风险。
五类法律风险
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由于涉及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动者三方关系,其权利和义务相对复杂,三方当事人极有可能与其发生关系的第三人在权利分配和责任承担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多重风险。从具体风险角度来说,可以归纳为五个类型:自身法律风险、劳动关系风险、劳资风险、业务风险和侵权责任风险。
1.自身法律风险
自身法律风险是指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动派遣工时可能存在不符合法定派遣条件的隐患。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
Q5: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央企,而签订合同却是劳务派遣工,我该怎么办?
题主的意思是不想去了想毁约,还是想成为央企的正式合同工?
给题主分享一下我亲戚孩子的故事,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亲戚的一个孩子,是重庆某重点高校土木工程毕业的。在毕业的当年,通过校招被一家所谓的建筑“央企”招聘。
当时来校园招聘时,所有的宣传内容都是这家高大上的央企。特别是能被它录取,这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陷饼”高兴得有些懵了。
于是签订合同时,也根本没有在意,只管一阵签字,哪里还去看它的具体内容条款。
当一阵高高兴兴签完合同,拿到手冷静阅读具体条款内容,才发现自已上当受骗了,哪里是什么央企的正式劳动合同,原来只是一个劳务合同,是央企的一名劳务派遣工!
亲戚家的孩子打电话回来,哭诉自已校招被骗进入了劳务派遣公司,合同也签了,不知该怎么办?
后来亲戚来咨询我,他知道我在单位主管安全,懂得不少法律知识。当时我向亲戚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也打电话问了一下孩子,有关招聘宣传活动详形。知道该招聘活动是以“偷樑换柱”的方式,在最后签订合同环节中,签订劳务公司的合同,有“欺诈”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订立劳动合同必须要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我建议他以招聘方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诚实信用的原则』,明确告诉招聘公司:合同是属于无效合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也向学校招生就业处反映此情况,最后招聘公司不得不接受解除合同!
所以如果是为了毁约,完全可以根据有关法规,指出招聘公司在订立劳动合同存在“不诚实信用”,进行欺诈的行为,要求解除该合同。
现在回到题主的这个问题上来,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1、想要解除该劳动合同。
这个问题只要题主能够拿出招聘公司,在招聘时存在着欺诈宣传的行为。从而对题主进行错误的诱导,最终签订了该合同。
那么题主就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来宣布该合同无效,从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的原则』是签订劳动合同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旦只要违反那么该合同就是属于无效合同。
所以题主完全可以有理有据有法的,提出解除该劳动合同。
2、想要签订央企的正式劳动合同。
客观的说,该招聘公司本身就不是央企直接来招聘员工,因此想要与央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要想在校招时,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应该是招聘企业、学校、求职者签订一个三方协议。这才是校招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规范操作,而不是像题主这样直接与招聘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所以题主想要签订正式的央企劳动合同,那么就应该是央企的招生部门、学校、题主先签订一个三方协议。
事实上,现在题主的这个想法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你现在所签订的这家公司根本就没有这种资格。
因此题主想要签订央企的正式劳动合同,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件事情你就别再想了。
通过该件事情应该从中学会反思。在参加校招之时,必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仔细认真的阅读有关招聘合同的条款内容,确认是签订三方协议还是劳务派遣,避免被陷入到招聘的陷阱之中。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