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劳务?事业单位备案制、合同制、劳务派遣有何区别呢?

政府购买劳务?事业单位备案制、合同制、劳务派遣有何区别呢?

内容导航:

Q1: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能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购买服务和劳务派遣不一样。

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动派遣合同,派遣合同对内容、劳动条件和保护、社保、福利、赔偿、解除等进行约定,派遣人员是不能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因为劳动关系在派遣的单位。

根据《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购买服务购买的是事情,不能购买岗位,但承接主体可以根据购买服务的内容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聘任或辞退工作人员,当然也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不能!

修改后的法律对“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工作岗位”的具体含义作出解释: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Q2: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和购买政府岗位区别

政府采购是一种制度,政府购买服务是一种政策。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政府采购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政府购买服务与政府购买岗位的区别

所谓政府购买就业岗位,是政府为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人行为,对单位缺编聘用人员,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向社会公开通过一定考试考核程序招聘录用工作人员,并由政府核拨相应经费补助。也可能是政府出资购买一些非公益性的岗位,解决双下岗职工什么的就业问题的一种手段。

事业单位编制,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是在编办有编制的。

非事业单位编制的,是属于聘用的,没有正式编制的。

有编制跟没编制的区别:

有编制的:财政给发房屋补贴(不同于公积金),有晋升领导的机会,有评各种优秀奖励的机会

退休后发退休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高。以及各种车补啥的。

也签合同,但只是走个形式,基本是5年一签(签不签意义不大)

没有编制的:

一个月基本工资固定+绩效

走社保,三险一金。

签合同,一般1年1签,合同到了,什么时候不聘用你了,就得走人

Q3:是去政府机关单位做派遣工好,还是继续留在银行做柜员好?

为了精减机构,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财政负担,现在各地机关事业单位清理出很多辅助性岗位,如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辅警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人员到岗。其中,部分由用人单位直聘,签定劳动合同支付薪水;部分委托劳务派遣机构招聘,用人单位直接向劳务公司支付一定费用,由劳务公司与聘用人员签定合同支付报酬。

这种政府购买劳务派遣人员的方式,对于聘用人员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尽管聘用人员不与用人单位直接发生人事关系,但只要用人单位有岗位需要,聘用人员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一般不会被解聘或下岗。然而,换取这种稳定的代价是必须忍受低工资。政府购买服务本是就是为了省钱,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有限,但就是在这种有限的费用基础上,劳务派遣公司还是会为了利益抽成,最后发到劳务派遣人员手上的工资已经少得可怜。工资少也就罢了,关键还累,像前述的窗口服务人员和辅警,没有一个岗位是轻松的。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没有归属感,劳务派遣人员永远是被支配的对象,不能转正,没法提拔,甚至有时候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更别提干事创业了。

这就是劳务派遣人员的生存现实。从职业的角度考虑,劳务派遣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别去干劳务派遣。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去干你的银行柜员吧!

Q4:为什么政府要像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1、这是政府提高服务的一个重要店。

2、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社会专业化组织来完成,政府支付费用。比如,社区养老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公共交通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等。

3、可以提高政府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3〕96号

3、2012年11月14日,民政部、财政部以民发〔2012〕196号印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

4.、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

还有一些,主要是这些

Q5:事业单位备案制、合同制、劳务派遣有何区别呢?

事业单位这三种性质的人员实际上都是临时工,不过因为用工方式不同,在待遇上存在一些区别。

1、备案制

事业单位招录备案制职工一般有两个背景,一是单位现有编制不足又急需招录人员补充力量,于是会现行采取备案制的方式招录人员,待编制有空缺逐步解决;二是单位保留事业属性,但员工已经全部取消编制,比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取消事业编制后,其在职人员都是实行备案制管理。备案制职工的最大特点就是招录人员必须要到人社和编制部门报备,所谓的备案制就是这个意思。备案制管理人员没有编制,根据单位实际定级定薪,有的和在编人员一样拿档案工资,待遇没有区别;有的比在编人员略低,单位不同实际待遇有所不同。不过总体比临时聘用人员、劳务派遣人员要高。事业单位备案制人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准编制人员”。

2、合同制

合同制顾名思义就是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人员,多数集中在公益岗。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辅助性岗位正在逐步减少,推进购买服务社会化,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同时也是为了解决部分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各地机关事业单位相继设置推出了公益岗,采用聘用制的方式招录合同制人员,补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力量。公益岗有三大特点:一是招聘必须报人社、编制和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才能招录;二是人员工资由财政列支,纳入经费预算管理;三是没有编制,实行合同制管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外加少量补贴核发待遇,工资普遍较低。正式在编人员到手4000,合同制人员大致也就是2000左右。合同制人员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发展前景都比备案制人员差,不过比劳务派遣性质的人员要好。

3、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当下机关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一种用工方式。事业单位委托劳务派遣机构雇佣劳务派遣人员,给予一定的劳务费用,由中介机构负责发放给劳务派遣人员。由于存在中介机构这个环节,必须要扣除一定的利润,劳务派遣人员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待遇要比用人单位给劳务中介的支出要低。另一方面,劳务派遣人员因为不与用人单位发生人事关系,不能转正更不能提拔,普遍没有归属感。劳务派遣人员可以说毫无前途可言。

综上,事业单位备案制、合同制和劳务派遣三种用工方式人员,因为没有编制,无论工资待遇还是职业前景都比不上正式在编人员。三者之内内部如果要区分优劣,政策的排序一般为备案制>合同制>劳务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