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类的职位该不该去?未来会有发展吗?)

大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类的职位该不该去?未来会有发展吗?)

内容导航:

Q1:什么是劳务派遣?有什么弊端?农行的劳务派遣怎么样?

劳务派遣是指派遣机构根据要派单位(即实际用人单位)的要求,与要派单位签订派遣协议,将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派往要派单位,受派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和管理下提供劳动,派遣机构从要派单位获取派遣费,并向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劳动关系。

一、同工不同酬,劳动者易受盘剥。一般来说派遣员工的薪资水平比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的薪资水平低20%至30%左右,这主要是用人单位由于要支付给劳务派遣机构除规定工资待遇(如基本工资、津贴、加班费等)、社保公积金以及奖金福利待遇外,每月还要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人单位为了压缩成本,不额外增加负担,通过压低薪资水平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二、派遣员工的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由于派遣就业,劳动者不直接为雇主提供劳动,而是为雇主的客户提供服务,出现了“第三者”,形成了三角形关系。这就会产生劳动者安全易被忽视等弊端,而且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一些有毒、有害、有辐射的工种产生的职业病在短期内(如半年、一年)不易被发现,给派遣员工的身体健康留下了安全隐患,等到发病时,已找不到下家。

    三、派遣员工的职业生涯无发展。派遣员工由于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即使工作能力强、表现好也没有晋升机会,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四、用人单位的某些福利派遣员工享受不到。如产假、特休假、补充保险等。由于派遣员工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所以用人单位不愿为他们额外投保补充保险,而劳务派遣机构更拿不出这笔钱为派遣员工参加补充保险。

    五、派遣员工没有组织归属感,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由于派遣员工在用人单位是“二等公民”,处处受到歧视,容易造成职工的自卑心理,就会频繁离职(如苏州某一外资企业派遣员工离职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对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六、某些用人单位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空子,大量使用派遣实习生,既摄取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压低实习生报酬,加班工资更是低得可怜),又达到了逃避缴纳社会保险的目的。

    七、某些劳务派遣机构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择手段,利用员工人生地不熟的状况,与之订立对派遣员工不利的所谓住宿协议,并收取押金。派遣员工的基本生活住宿条件得不到保障。

    八、劳务派遣的管理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Q2:什么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就是非正式编制外的一种形式。

编外人员与事业单位的关系以签定的合同维系,但是合同却有各色各样的:一种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关系,这类员工叫合同工;另一种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协议并支付相应费用,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这类员工叫劳务派遣工。

劳务派遣介绍

合同工与劳务派遣虽然都是编外人员,但一个和事业单位直接发生劳动关系,工资待遇、劳务纠纷什么的都是由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而劳务派遣工由不同,是和劳务派遣公司发生直接关系。

虽然在事业单位的岗位上工作,但工资待遇、五险一金、劳动纠纷等,都是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的,和事业单位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相对事业单位的合同工,还更没有保障。

Q3:为什么这些年忽然遍地都是劳务派遣公司?对供需两方有何影响?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是的,确实是如你所说的情况,到处都是劳务派遣公司,也叫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吧!

为什么会遍地都是呢?原因我来跟你分析一下:

1,首先我们看到这几年企业的效益都比较差,特别是出口企业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很大,有些企业都没订单支撑生产运转了,所以企业对人员的要求,特别是对普通员工的要求就是有订单的时候希望能马上招到员工,没订单的时候员工养着成本高又成了负担,普通员工拿着基本工资肯定会离职。这种状况所以就加大了对临时工的需求,也催生了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中介公司)。

2,其次目前普工的主力军大多是新生代的00后,他(她)很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出来工作大部分应该也是随潮流,出来见见世面,锻炼一下。他(她)们每月的工资基本花光,不够家里父母,可能爷爷奶奶还会进行补贴点,对工作的稳定性没概念。当领到一个月的薪水后觉得可以消费一段时间了,累了或者说干的不爽,工作中遇到点挫折立马就辞职走人,所以目前企业普工的离职率是偏高的。对于这些员工他(她)们出去后更偏向于做临时工,因为在工厂是会有很多条条款款制约着他(她)的,比如说工厂的正式员工你要辞工,你必须提前半个月或者1个月提出申请,当企业没找到合适的人时你辞工可能还要往后推,急辞工的话又要扣很多费用。还有比较关键的一点是很多企业还压工资,上个月的工资要到这个月20号左右才发,更严重的要拖到月底才付。而相对于外面的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他们就比较灵活了,除了压身份证其它的条件都比企业优越满足他(她)们的需求,如你做满7天以上就可以提前支取你的工资了,还随时可以要求结账走人,你看看简直就是给这些人量身定做的,所以目前外面的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中介公司)是开了一家又一家,生意都不错,且都能满足到企业的需求。

3,再次,还有就是一些政策的不灵活性。比如说社保的缴纳,本来是个比较好的事情,但对于这些普工来说,他们觉得我本来就只是来这边打几年工,交几年的社保我拿到手上的少了很多,退保手续复杂也只能退自己缴纳的部分。这样一来一部分普工就考虑选择做临时工,临时工集中地就是这些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中介公司)。

4,最后,你肯定会说如果出的工价高自己也可以招到临时工的。是的没错!但是这样你就会把整个市场搅乱,临时工的工价会越来越高。另外还存在一个临时工管理的问题,因临时工你没有买社保等,企业自己招临时工时存在一定风险的,请权衡再做决定。

对供需两方有何影响呢?

其实吧!有需求就会形成市场,有市场就会存在竞争,就会存在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等现象。这就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正确引导,不能一味的去堵!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中介公司)的存在也确实解决了当下很多现实的用工需求矛盾。

以上,谢谢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Q4:什么是劳务派遣,劳务派遣与委派,外借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机构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依据与接受派遣单位(要派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接受派遣的单位工作(为了叙说的方便,以下将劳务派遣机构称为派遣机构,将接受派遣的单位称为要派单位)。

显然劳务派遣机构已经不同于职业介绍机构,它与劳动者和要派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职业的介绍和就业的指导,也不仅是扮演劳动力市场中的中介角色,而成为了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与传统的劳动法律关系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两方主体不同,劳务派遣中涉及派遣单位、要派单位和被派遣员工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随着我国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因劳务派遣而发生的侵犯被派遣员工合法权益的纠纷也层出不穷。由于我国立法和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如何确认劳务派遣中的雇主以及雇主责任就成为各地司法机构和仲裁机构处理劳务派遣纠纷的焦点和难点。

二、劳务派遣与委派、外借有什么区别

劳动派遣与委派、外借不同,外借、委派是指用人单位为了完成其某项业务工作,安排劳动者到关联单位去从事相应的工作,应接受原单位与借用或派往企业的双重管理。外借或委派期间员工是否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主协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目前的劳动关系管理实践,集团型公司的劳动关系存在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所有从业人员与母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子公司从业人员由母公司统一委派和管理的劳动关系管理模式。

2、所有从业人员与所在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并以子公司为单位进行相对独立的人员管理的劳动关系管理模式。

3、所有从业人员与所在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所在公司将人事事务委托母公司代理的劳动关系管理模式。

4、核心员工与母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其他从业人员与所在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并建立分级分类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的劳动关系管理模式。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条的规定,如果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与原单位仍保持着劳动关系,那么,员工应当与原单位签订、变更或延续劳动合同,原单位可就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在与合资、参股单位订立劳务合同时,明确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休假等有关待遇。原用人单位与合资、参股单位对职工的待遇无约定或无明确约定的,劳动者的相关待遇可由原用人单位和合资、参股单位共同负担。

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机构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依据与接受派遣单位(要派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接受派遣的单位工作(为了叙说的方便,以下将劳务派遣机构称为派遣机构,将接受派遣的单位称为要派单位)。

  劳动派遣与委派、外借不同,外借、委派是指用人单位为了完成其某项业务工作,安排劳动者到关联单位去从事相应的工作,应接受原单位与借用或派往企业的双重管理。外借或委派期间员工是否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主协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Q5:劳务派遣类的职位该不该去?未来会有发展吗?

正式员工(有编制)职位与劳务派遣岗位,怎么选?首先,你有选择权的话,原则上不选劳务派遣岗位。其次,如果你没有其他就业途径,要选择正规公司劳务派遣岗位。再次,迫不得已选择劳务工,要擦亮眼睛,赠别是不是骗人的把戏。

第一,你要明白:企业用人,好好的签合同不好吗?为什么要造出劳务派遣这个怪胎? 为什么企业要分为正式工、编制和劳务派遣工甚至外包工呢?想明白了,你就懂了。

按照常识,企业用人,就签订劳动合同,大家一视同仁,你干不好辞退就可以了。为何发明劳务派遣这个幺蛾子政策呢?就是为了和正式工不一样啊。简单来说,这里面有“四大坑”:

一是收入待遇肯定不一样,远远低于正式工,这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克扣的就是劳务人员工资啊。

二是福利待遇没有,根本上也是减少企业的人工成本和福利支出。比如,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好的企业员工每月就七八千块,如果给劳务工,这是巨大的支出。

三是管理起来省心啊。正式工生老病死、工伤、退休、安全事故、家庭纠纷,企业都要操心的,劳务工就不用管了,省心大了。

四是发展通道不一样啊,正式工可以提职加薪,好职位,正式工都抢不到,凭什么给劳务工啊。

有的企业招聘宣讲时吹的天花乱坠,什么同工同酬,什么一视同仁?在现实中,正式工和劳务工之间的围墙,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许多事业单位,大量招聘劳务工,实事求是的讲,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劳务工一辈子都不可能进入编制体制内。你永远就是一个二等公民,如果事业单位不行了,编制内可以转岗有其他途径,劳务工哪来哪去吧,没人管你。

如果你没的选,只能去应聘劳务工,那么,具体怎么选择呢?

第一,优先选择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工。比如说,北京一些报社,下属报社、媒体和企业,没有事业编,但可以签合同制和派遣制,有的派遣制还给户口。总体来说,待遇还是能够保证的。

第二,其次选择央企或者大型国企。因为这些大企业大量招聘劳务派遣制,有的劳务工都成为核心骨干,群体庞大。大企业对劳务工还是采取安抚政策的,一是工资待遇基本能保证,二是有一定机会,比如技能大赛得奖,有可能转为正式工。

第三,原则上不要选择那些小公司、技术型公司、研究型公司,你会发现你进入之后,不是二等公民,而是三等公民,只能给正式工打下手,要不就从事那些基础工作,甚至是三性岗位,保安保洁司机食堂服务员什么的,基本没有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