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税后计算?税后是3500元是17%的税,那不扣税是多少?
内容导航:
Q1:在中国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3500工资的人多不多?
这样的人挺多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在中国,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工资3500的人多不多呢?
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在五险一金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需要个人缴费,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个人不需要缴费,只需要单位缴费。
一般来说,养老保险缴费个人比例8%,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2%,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不超过0.5%,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在5%到12%之间。
都按照顶格来缴费的话,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加起来一共是22.5%。
由此可以推算你的扣除五险一金前的工资为3500÷(1—22.5%)=4516元。
4516元是属于什么样的水平呢?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的平均工资是多少钱。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每月6872元。
201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每月4131元。
可见,4516元在非私营单位说达不到平均工资水平的,在私营单位则是超过了平均工资水平。
也就是说,在中国,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收入3500元的大多数是属于私企、民企的职工。
公开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创造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可见,多数人的工资说比较时低于4516元的。
个税数据也可以佐证,个税起征点提高到每月5000元后,个税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44%降至15%,而2017年全国就业人员7.76亿,城镇就业人员4.2亿,所以个税的纳税人约降至6369.3万人。如果再考虑到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因素,纳税人数会进一步减少。
这就意味着,目前大约6000万人缴纳个税,就是工资超过5000元。其余90%多的人都是低于5000元的。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
Q2:税后是3500元是17%的税,那不扣税是多少
1、我国没有17%的所得税率;
2、如果单纯从计算的角度来说,税后3500,先查个人所得税不含税级距表,速算扣除数105,税率10%,还原税前所得为(3500-105)/(1-10%)=3772.22元,再查个人所得税含税级距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105,还原计算个人所得税为3772.22*10%-105=272.22元。
税前金额=税后金额7551.18/(1-扣税率22%)=9681元
Q3:工资3500扣完五险一金剩多少钱
法律分析:若职工的工资为3500元,以本人实际工资为社保缴费基数,那么个人需要支付的五险费用三百到四百左右,税后三千左右。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Q4:劳务报酬3000元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3000元,征收个人所得税。以3000元减去800元费用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0%。
(3000-800)×20%=440元
个人所得税3500元起征,你那3000不用缴税
可以下载一下个税管家app,我一直都是用它算的。
还不到个人所得税
=(3000-800)×20%=440元。
Q5:工资3500扣完五险一金还剩多少
法律分析:若职工的工资为3500元,以本人实际工资为社保缴费基数,那么个人需要支付的五险费用三百到四百左右,税后三千左右。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